求娶
话音一落,殿内霎时针落可闻。
李宁氏一把按住李芷恬,将她死死钉在座上,她镇定的看着她,示意她勿要冲动。
李芷恬气的眼眶通红。怎的,一个舞女,一柄拂尘,就要将她卖给太子去当个侧妃妾?
说他莽撞也好,有勇有谋也罢,总归将她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圣人如今对世族态度暧昧不清,联姻既可拉拢,也可牵制,手段虽然强硬,却不失为一招险棋。更何况李啓铭刚辞官不久,即便他敢抗旨拒婚,也少了筹码。
但,即便圣人答应了他的请求,李氏真的会甘心为太子所用吗?
她虽然是李氏备受宠爱的独女,即使最後她真入了东宫,大是大非面前,她也不会连累整个家族。
她哪怕脱离整个李氏,也不会拉家族入太子派系。
太子顶着得罪整个李氏的风险也要纳她,到底是意气用事,还是想借此毁掉她?
若放在往日,圣人定不会答应他这荒谬之言,可太子借望族与皇权的矛盾,用纳她入东宫为突破,在年底宫宴上,就这样明晃晃的提了出来。
圣人已有打压五姓的念头,李氏如今正是最好的突破口。
太子在诸多皇子中,虽才学平庸,但与圣人最为亲近,对圣人的脾性可谓了如指掌。圣人没有立马拒绝太子,李芷恬便知,秋猎马场後太子对她说的那番话,太子至少赌对了一半。
近旁,大哥站起了身,整了整衣衫正欲擡步上前,忽然,碗盏摔落之声响彻殿宇,蓦然炸开了静谧的氛围。
衆人望去,只见一名小内侍战战兢兢跪在地上,身前是碎裂在地的瓷片,而上首,王麟正拿着一放方帕子,慢条斯理的擦拭着指尖的残渍。
他眉目沉凝,嘴角含笑,眼里闪着暗芒。
“抱歉,有人不懂事,在此等场合做了狂妄之举。”他盯着眼前跪伏在地的内侍,话中锋芒意有所指。
声音不大不小,将将够殿内所有人听见。
他整理完身上的凌乱,从容起身,步履缓缓行到圣人面前,跪下行礼,“微臣琅琊王氏子弟王麟,见过圣人,臣惊扰了圣人宴席,自知有罪,请圣人恕罪。”
圣人看着眼前跪拜的青年,醉态忽然清明了两分,他半眯着眼,悠悠道:“朕记得你,秋猎马赛上,是你摘了冠花。”
王麟恭敬道:“正是在下。”
太後第一次见王麟,不由好奇道:“今年竟是王氏子摘了冠花,甚是少见。”
圣人笑了笑,指着他与身旁太後道:“此子摘了冠花,却将朕的冠花送与了一名心爱的姑娘,那名姑娘……”
秋猎那日,圣人未记住那姑娘的名讳,王麟扬声回道:“让圣人见笑了,那姑娘正是李氏女李芷恬。”
霎时间,殿上传来交头接耳之声,太子跪在他身侧,一瞬间脸色阴沉。
太後听见“李芷恬”三个字,脸色冷了三分。
前有李氏与应王府退亲之事,太後已将李氏在心里挂了名,今日听闻太子欲再次求娶她,心里已有不快。一个李氏女,前有王爷之子,後有东宫太子,哪家贵女能得皇室争相求娶,还求到了圣人面前?如今又添了个琅琊王氏子,这等红颜祸水,简直坏了世家子弟的体面。
那李氏女她依稀有些印象,着实长得美貌娇鲜,背後又有李氏家族撑腰,性格骄横跋扈,怪道名声不好。
太後脸上笑意收敛,眉间轻蹙,正欲开口,却听王麟道:“微臣与李氏女青梅竹马,自幼便心悦于她,听闻太子求娶,一时乱了阵脚,摔了碗盏,望圣人与太後恕罪。”
他态度谦恭,举止得体,圣人听了淡淡一笑,“都是年少轻狂,无须自责。”
太後意味不明道了句:“自是轻狂了些。”话中不知说的是身前两名青年,还是那罪魁祸首李芷恬。
殿中一时变得诡异的寂静,好好的一个宴席,竟上演出一场两男争一女的戏码,此等荒唐之事,连那谄媚之臣都不知该如何转圜。
一名小内侍悄无声息走到贺公公身侧耳语了一阵,贺公公平静的脸上霎时一变,他忙行到圣人身侧,悄声说了几句,只见圣人原本沉着的脸上,闪过一色讶异。
圣人意味深长的看了下方王麟一眼,又瞥向跪着一直不曾吭声的太子,忽然道: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,少年意气朕能理解,这等事你们私下解决吧。”
话毕急匆匆起身,丢下一句:“宴席继续。”就随着贺公公疾步向侧殿行去了。
突然惊变,被丢下的衆人一时摸不着头脑。
二皇子站了出来,向太後请示道:“太後娘娘,宴未结束,不若……”
太後的目光分别在太子和王麟身上顿了两顿,脸上已不见初时的喜意,她百无聊赖的摆了摆手,“你们都平身吧,该哪来回哪去。”
眼见即将要成的事被王麟搅乱,太子暗地里恨恨瞪了身侧之人一眼,王麟视若无睹。
二人方站起身,太子阴恻恻低声对王麟道:“王公子真是好胆量。”
王麟看也不看他,淡然的回了一句:“太子殿下也不逞多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