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青豆小说>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> 全文完结(第29页)

全文完结(第29页)

是以,那日回到家中,薛理就告诉林知了,契丹和高丽结盟,趁着边关百姓过年庆祝之际假装商队土匪入关烧杀抢掠,导致边关百姓死伤无数。

后来薛理故意连续多日不曾前往丰庆楼和仁和楼。果然食客忍不住问林知了,薛大人又去外地查案了吗。林知了就说边关出事了,各府衙都很忙。

夫妻二人不担心此事传扬出去,皇帝令人查谁走露了风声。因为可以推给往边关走货的商户。

由于高丽乃藩属国,高丽人入关抢夺,好比儿子打父亲,堪称大逆不道。林知了还没说完,许多性情中人拍桌而起,大骂高丽狼子野心,大骂契丹阴险狡诈。

林知了怀疑她再撺掇几句,这些人敢去堵宫门,逼皇帝出兵。

此时不宜出兵,薛理也同林知了提过。前一刻熄风点火的林掌柜又赶忙劝众人消消气,说行军打仗非同儿戏,就是要打也要准备军需。随后又劝前往北方走货的商户,近日别再靠近边长。

林知了又令伙计多听多看,兴许可以听到同契丹和高丽有关的消息,令管事的留意有没有食客南下。

食客从未想过朝廷会吃败仗,待此事传遍全城也无人因为朝廷有可能同高丽、契丹开战而变卖资产举家搬迁。

春去夏至,忙假前一日,皇帝在两仪殿书房召见几位朝廷重臣和薛理。

两仪殿书房外只有皇帝的心腹内侍一人,殿内除了皇帝仅仅五人,比三个月前议政的人少了一半。

此次自然是商讨如何讨伐契丹和高丽盟军。

兵部王尚书率先开口:“陛下是想秋季出兵?”

皇帝:“不是朕想不想。倘若春节期间的挑衅是试探,朕一直按兵不动,契丹会不会认为朕胆小怕事?你说今年秋季丰收时节,契丹会不会再次闯关掠夺?”

以前王维卿不甚了解契丹,近日多方查探,他不得不承认薛理多年前说的那句话——畏威而不怀德,对极了!

皇帝嫌他优柔寡断,“薛卿,说说你的想法。

薛理:“近几十年百姓安居乐业,无论坊间还是国库都积攒了许多钱财,在外敌看来我朝上上下下都是一块肥肉。一旦同契丹和高丽联军打起来,东南弹丸小国也敢趁机咬上一口。以臣愚见,工部这些年攒的火炮和弓箭拿出三成运往各地。”

皇帝:“余下七成运往幽州?”

薛理:“亦或者从运往各地的三成兵器中拿出一些戍卫京师?”

枢密使:“小小的契丹和高丽需要七成火炮?薛大人——”

薛理打断:“大人有不同意见可以上禀陛下。你要说服的人是陛下,不是下官!”

枢密使噎住。

皇帝令枢密使说说他的看法,又令其他几人畅所欲言。

几十年不打仗,以至于平日里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气势的王维卿也心里没底,如何敢同薛理一样畅所欲言。

除了薛理,其他人都是看着皇帝长大的,一直认为他远不如太上皇,是以王维卿提议请示太上皇。

皇帝面色微怒。

薛理见状毫不意外,皇帝登基三年有余,还请示太上皇,他算什么皇帝?木偶皇帝吗?

朝中没有掌管天下兵马的大将军,有戍卫京师的将军,今日他也在,他认为把七成火炮运往幽什不等于用七成。契丹和高丽人是不多,倘若全民皆兵,七成火炮还不一定能退敌,因此醉大人提议用七成火炮迎战并非长他人的志气!

“全民皆兵”四个字令王维卿等人想起契丹人善骑射,七岁孩童也敢骑马射箭。因此枢密使也不敢嫌薛理过于谨慎。

皇帝也没有想过用七成火炮,他寻思着五成足够了。此时看到同薛理有些嫌隙的枢密使无言以对的样子,确定薛理的谨慎没错。

很早以前,皇帝也听薛理说过,小心驶得万年船。皇帝又考虑到登基以来第一次出兵,只能胜不能败,就令兵部王尚书明日就把兵器运往边关。

王维卿趁机问令谁为主将。

常言道,富贵险中求,除了薛理这位监军,另外四人都想领兵,所以都眼巴巴看着皇帝。

皇帝先放弃枢密使。

薛理做派强硬,他认准的事绝不退让。此次宁可用听劝的平庸之辈,也不能用刚愎自用的枢密使。否则还没同契丹打起来,他二人会先大打出手。

皇帝转向戍卫京师的将军,问他谁可担任主帅。

戌卫京师的将军其实已经料到皇帝不会放他出去,闻言他只有一点点失落就转向王维卿等人。

王维卿冲他眨眼。

这位将军看着王维卿和薛理的岁数,王比薛大十几岁,又是皇亲国戚,王一意孤行的话,薛劝不住。

即便军中将士都尊敬清正廉洁的薛理,也会因为薛从未带过兵而把他的话当耳旁风。

另外二人比王维卿还要年长几岁,能给薛理当爹。主帅和监军相差这么多岁,主帅很难不倚老卖老。兴许刚出京师就会把监军薛理当摆设。

这位将军也希望次次大获全胜,犹豫再三:“陛下,镇北侯!”

殿内所有人都愣住。包括薛理本人。薛理没记错的话前镇北侯五年前突然病逝,那个时候太上皇要对满朝文武和地主出手,令他们纳粮交税,自然不能动军队让自己背腹受敌。所以镇北侯嫡长子承爵后,太上皇令年轻的镇北侯掌管边关三万精兵。

皇帝回过神来不禁问:“同高丽隔海相望的镇北侯?”

将军:“是!”

枢密使强烈反对,那位镇北侯今年才三十一,比薛通明还要小四岁!两人加一起还没有七十岁,十万大军哪能交到他二人手上。

“大人此言差矣。有人二十二岁封狼居胥,有人年过六旬一出长城就迷路。下官认为年岁不等同才学。“薛理不待他开口,”大人,下官二十岁被太上皇点为探花,您二十岁的时候在做什么?”

枢密使张张口:“你你———强词夺理!”

薛理:“下官才疏学浅,请问大人下官哪里强词哪里夺理?”

枢密使心梗。

十年前听上司说薛理把御史大夫和礼部诸人气得出气多进气少,他一直以为上司过于夸张。此刻,枢密使不得不承认,薛理单凭一张嘴也能气死人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