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青豆小说>天人幽冥 > 第127章 百年信念终得自由(第3页)

第127章 百年信念终得自由(第3页)

萍儿靠在她手臂上,看着眼前的公主,声音哽咽:“公主,是奴婢没用……数百年了,奴婢想尽办法,也没能让您重生……”

公主没有应声,目光先掠过张天童等人戒备的神色,又落在脚边散落的玉器碎片上,眸光轻轻一动,仿佛瞬间洞悉了前因后果。她抬手轻按在萍儿头顶,指尖忽然漾起一道柔和的白光,如流水般漫开,将在场众人尽数笼罩。

光影之中,尘封的往事缓缓铺展:华美的宫殿里,老皇帝抱着逝去的女儿恸哭不止,鬓边白在烛火下更显萧索,口中反复呢喃着“朕错了……朕不该逼你”。随后,他颤抖着传下旨意,召集天下奇人异士,只求能让公主死而复生。

奇人们齐聚皇宫,终究寻来传说中的三生果,本以为能令公主复活,施法间却毫无反应。

众人大惑不解,争论许久后,终于有人提出:或许方法错了——需先将公主魂魄敛入玉器中温养,再寻一人以灵魂为引,方能让公主魂魄归位,真正复生。此时萍儿自愿上前,愿为公主赴死。她告诉皇帝,自己年幼失怙,入宫后得公主待如姐妹,这份恩情,她愿以性命相报。

然而按此计施行,依旧无法唤醒公主。三生果已现裂痕,仅剩最后一次使用机会,一旦碎裂便再无转机。皇帝最终依了众人之劝,先将公主魂魄存入玉器温养,躯体浸在药液中,以赤珀血晶护住,保其不朽,待日后寻到万全之法再行复活。他实在不舍——三生果是唯一希望,若无十足把握,断不能轻举妄动。于是暂且将公主安葬在伏虎山,以待来日。

奇人们见萍儿与公主情深,便将她的魂魄送入墓穴相伴。萍儿在墓中守着公主,偶然现靠近蛟蛇水潭时,能吸收潭中灵力,竟渐渐修出了法力。

不知在墓穴中守了多少岁月,她终于按捺不住,悄悄走出墓穴,却惊觉大汉早已倾覆,世间已是隋家天下。彼时天下因徭役繁重,百姓十死四五,农民起义此起彼伏,遍野都是孤魂野鬼。

她并未气馁,依旧四处寻访复活公主的方法。后来大唐建立,又经武氏篡唐,转眼到了天宝年间,天下再度大乱。她望着人间悲苦,不禁感叹:百姓最是无辜,却总被统治者的野心裹挟,承受着最深重的苦难。

两百余年人间辗转,她见证了大唐从初立到鼎盛,又从鼎盛走向衰颓。就在她开始怀疑复生之术是否真的存在时,偶遇一只鸟妖。鸟妖说,只要合力救出他的兄长们,他们知晓世间诸多上神法器的下落,定能寻到复活公主的方法。

两妖后来知晓一处石料坊有强大灵力波动,前去探寻时,竟遇见了与公主容貌一模一样的裴婉君——之后的一切,便由此开端。

光影渐渐淡去,公主收回手,眼底已凝满泪水。她望着眼前的婢女,浅浅一笑:“这些年,辛苦你了。谢谢你。”

萍儿望着公主为自己垂泪,听着那句迟来的谢语,身躯忽然泛起金光,恢复了原本的模样。她望着公主,笑意温柔:“只要能换公主复生,奴婢万死不辞。”

公主为她拭去眼角泪光:“虽说未能如你所愿重活一世,但能重获自由,全靠萍儿这些年的坚持。”

萍儿脸上漾起释然的笑,在公主温柔的注视中,身形化作万千星点,轻轻散入墓穴的寂静里。

张天童望着那消散的星点,眉头微蹙,心中百感交集。数百年光阴流转,世间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,这般沧海桑田的变化,让他这位行走江湖多年的人也不禁唏嘘。

可转念想起萍儿那数百年如一日的坚持,那份执着与韧性,又让他生出几分由衷的赞许——能在漫长时光里守住一份信念,本就是难能可贵的事。

另一边,裴婉君抱着珠儿,脸上带着淡淡的悲戚。方才那景象仍在眼前,不禁感叹那婢女百年坚持,最终落得过魂飞魄散的命运。

而眼前这位与自己容貌酷似的公主,经历了那般囚禁,纵然重获自由,身上也早已刻满了岁月的伤痕。这般命运,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?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就在这时,公主缓步走来。张天童师徒三人见她身躯被一道灵力缠绕,那灵力强盛得几乎肉眼可见,却澄澈纯净,不带半分阴邪之气。

可想起方才刚夺走婢女性命的场景,三人仍下意识地齐齐后退半步——此刻他们元气大伤,根本无力抵挡这等力量。韩幼娘却几乎是本能地往旁边挪了一步,将裴婉君护在身后,身躯绷得笔直。

公主在不远处停下,脸上竟露出一抹浅笑,对着众人盈盈一礼。张天童师徒三人先是一愣,韩幼娘和陈明乾看向师父,见师父拱手还礼,也连忙拱手还了一礼,这一来一往间,剑拔弩张的气氛竟缓和了些许。裴婉君抱着珠儿,也微微前倾身体,点了点头算作回礼。

“诸位杀了我的婢女。”公主开口,声音平静无波,“不过,她这些年她虽为我效力,却害了不少无辜性命,如今魂飞魄散,也算是她的命数。”

张天童三人默不作声,只是目光紧盯着她,不敢有丝毫松懈。

公主的视线转向裴婉君,细细打量着这个与自己容貌一般无二的女子,片刻后笑道:“玉人与我这般相像,本可成为良朋,可惜……”

裴婉君淡然一笑:“公主挣脱牢笼,重获自由,总算是了了心愿。”

公主长舒一口气,眉宇间最后一丝郁结悄然散去。她眼尾轻扬着笑意,先向裴婉君颔示意,转而望向张天童师徒三人:“今日能挣脱桎梏重获自由,实在多谢三位援手成全。”她目光缓缓扫过周遭,声音轻缓却清晰:“诸位与我既有此缘,这些物件便赠予你们——也算能帮到真正有需之人。”她顿了顿,抬手虚指洞内各处:“至于这墓中其余宝物,你们尽可随心取走。”

话音落时,她的身形已轻若流萤般飘至半空,目光落向水池中那具曾承载她的躯体,唇边漾开一抹释然的莞尔。转瞬之间,周身忽然腾起温润的金光,那抹笑意凝在光影中,渐渐化作一缕清浅的白雾,悠悠飘向满布水晶的洞窟中央。

张天童师徒三人屏息望着白雾融入中央地面,不过瞬息,那处地面竟轰然腾起一道冲天白光,如利剑般直刺洞顶,刹那间将整个洞窟照得亮如白昼。三人快步奔至近前,只见那白光裹挟着沛然之力撞向繁星般缀满晶石的洞顶,“轰”的一声巨响炸开,坚硬的岩层竟被硬生生贯穿出一个深邃的大洞。待白光缓缓敛去,一缕清亮的阳光正从洞口倾泻而入,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

正怔忡间,一道璀璨金光忽然从他们来时的洞口疾射而来,径直冲向洞窟顶端的破口。张天童三人定睛看去,金光包裹着的,竟是先前已然气绝的蛟蛇——它身上狰狞的伤口正被金光温柔抚平,脱落的鳞甲重焕光泽,连断损的鳍尾都在光晕中渐渐舒展如初。转瞬之间,蛟蛇已冲出洞顶的缺口,在阳光中摆尾一游,便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了天际。

“好了,赶紧回去找赵道长他们。”张天童挥手催促,指尖还凝着方才金光灼过的余温。四人转身快步走回主墓室,韩幼娘经过耳室洞口时,目光在幽暗的洞口稍作停留,睫毛轻颤着摇了摇头,终究没说什么,快步跟上众人回到主墓室。

张天童径直走向石桌,指尖拂过冰凉的石面,拿起那柄泛着幽光的匕与三生果。他转身走到裴婉君面前,将匕递过去时指腹无意识摩挲着刀柄纹路:“这匕你收着,他日或许能派上用场。”

裴婉君抬眸望他,眉尖微蹙着疑惑:“给我?我拿着这利器有何用?”

“此乃神器,”张天童将三生果妥帖收入怀中,声音沉了沉,“留着防身总是好的。”见他坚持,裴婉君便不再多问,接过匕小心揣进衣襟。

话音刚落,主墓室中央的石块忽然“嗡”的一声轻颤,竟缓缓向上抬升。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一尊青铜鼎正从石下升起,鼎身纹饰在微光中流转,底部却突兀地凸成尖锐的锥形。待铜鼎完全展露身形,正中一枚繁复符文突然亮起暖金色光晕,紧接着鼎底竟簌簌落下细沙,在地面积起薄薄一层。

“看来我们得加快脚步了。”张天童盯着沙漏沉声道,“这沙漏怕是只够一炷香的时辰。”

陈明乾闻言立刻俯身背起珠儿,四人再不敢耽搁,脚步声在空旷的墓室里敲出急促的回响,循着来时的路疾步而去。

张天童四人脚步未歇,很快便赶回水潭洞窟。刚踏入洞口,震耳的轰鸣便从墓穴深处传来,岩壁都在微微震颤。洞窟顶部不断有碎石簌簌坠落,砸在地上溅起尘土,原本封死石壁的冰层正以肉眼可见的度消融,融水顺着岩壁蜿蜒而下,哗哗注入水潭,潭中水位已悄然涨高了数尺,漫过了洞窟底部。

守在洞口的小道士见四人归来,背上还伏着个昏迷的女孩,心头一松——看来他们果然把人救回来了。“你们可算回来了!”他迎上前时,声音都带着些微颤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张天童目光扫过水潭周遭的乱象,转而看向靠墙而坐的三人:“他们情况如何?”

“还是昏迷不醒。”小道士指了指气息微弱的赵道长三人,眉头紧蹙,“方才墓穴震动得越来越厉害,我正担心……”

话音未落,张天童已瞥见原本停放蛟蛇尸体的小岛。那庞然躯体早已不见踪影,连岛上那株奇异的红树也消失无踪,只留下一个黑黝黝的坑洞。

小道士见他盯着小岛出神,连忙解释:“方才那死去的蛟蛇突然动了!它醒过来就一口吞了红树,之后便浑身冒起金光,径直飞进你们去的那条甬道了!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张天童恍然一笑,“那蛟蛇竟对我们玩了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把戏。”

说笑间他已无暇多顾,从怀中摸出三个用黄纸叠好的折纸,往地上一掷。剑指在胸前飞快划过,口中念念有词,黄纸骤然腾起淡烟,落地时竟化作三只四脚蛛怪,身形足有小牛般大小,白色的甲壳在微光中泛着冷光。“快把他们移到傀儡灵背上,我们必须立刻离开!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