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青豆小说>穿书给权臣冲喜后 > 第226章 报答 圣上和大司马都爱吃辣(第1页)

第226章 报答 圣上和大司马都爱吃辣(第1页)

姬安吃早饭时还在兴奋:“打了这么漂亮一仗,盐这一块总算能平稳了吧。”

上官钧:“现在所有盐商和船帮都盯着水师,待这一仗的消息传出去,先前停了盐的地方立刻就会重新卖盐。再等把那六支船帮的水寨拔掉,四家大盐商下了狱,剩下的就该忙着争抢他们的地盘了。”

大盛原本的盐商多说不多,说少不少,一共八大家。其中两家是西南卖井盐的,一家是河东路卖湖盐的,其余五家刮分了海盐辐射区。再往下的中小盐商,都是依附那八家才能拿到卖盐资格和份额。

这种几大家联合垄断的势态,是在前朝中期就基本定了型,当时是十家。大盛开国之时,有两家支持其他势力的被打掉,这八家盐商就很识时务,纷纷向高祖投诚,便一直延续到现在。

原先那样分层管理的方式,对朝廷来说很省心。朝廷只管盐场,只要不拖不欠地足额纳盐税,对盐商怎么卖盐不太关心。而且卖盐的人越少,越方便抓私盐贩子。

像姬安现在这样放松贩盐条件,在贩卖这一层抓私盐就很麻烦。因此齐万生从“主抓售”转为“主抓供”。以朝廷对海岸的管控,大批量私盐其实就是从官盐场流出去的,所以说到底还是要管住人。

现在的八大盐商里,西南的两家和河东路那家,相对来说一直都比较低调。因为他们地盘小,也就更弱小,知道和朝廷别苗头只会自己吃亏。

但另外五家不一样,他们背后有船帮。又或者说,这五大盐商都脱胎于船帮,两边相辅相成。

占据疆土一半的广大南方,水网纵横。而在这个时代,想有大运力只能依托水运,连都城都不得不因为漕运更便利的原因移出关中。而海盐自海边得,天然就和水运联系在一起。

船帮在前朝渐渐壮大,可以说东南部的所有江河湖泊,都是他们的“地盘”。虽然他们各帮也在相互争利,但一致对外之时,的确是一股强大的势力。

不管人、财、物,他们都自信比朝廷的水师要强,自然也就敢于和朝廷掰腕子。

姬安一边吃着饭,一边重新看齐万生那封军报,忍不住啧啧几声:“四家,果然是银子吃多了,胆子肥得很。”

上官钧:“如果陛下只是降低盐价,他们的反应还不会这么大。可陛下连贩盐都放开了,他们无法再控制原本依附于他们的中小盐商,两边损失叠加,他们就感觉承受不住。”

姬安又一细看:“哟,苗家没在里面啊。”

上官钧刚才就注意到了,此时回道:“估计在观望,看来吕绅对苗家还是有一些约束。等南方尘埃落定,苗家可能还会再向陛下示好。”

姬安就想起前两年吕绅夫人买镜子的近四十万贯,琢磨着道:“那到时我要不要赏他们点什么?”

上官钧想了想,说:“陛下可给苗家的盐铺提个匾。”

姬安一愣,随即哭笑不得:“这不是为难我吗!”

哪怕在大盛写了五年半的毛笔字,他每一年依旧要为元宵节的题字专门练字。

上官钧:“别的赏什么都不太对,又没有突出的功劳。”

姬安:“那就算了。”

上官钧:“或者,可以让吕绅问问,苗家家中最近有没有人婚嫁。陛下给赐个婚,也是份荣耀。”

姬安听得一乐:“这个可以有。”

说完,也吃得差不多了,端起碗喝完最后一点粥。

放下碗时,他感觉上官钧好像在看自己,转眼过去,果然对上上官钧的视线。

姬安不解:“怎么?”

上官钧收回目光:“没什么。”

姬安眨巴着眼思索片刻,扬起嘴角。

他一撑桌子,凑过去在上官钧脸颊亲一口:“还得是二郎!”

上官钧默默放下筷子,掏出手帕擦掉脸上的些许粥渍。

姬安哈哈大笑,摇铃唤人进来,吩咐打热水给上官钧净面。

○●

宁安府是江南交通枢纽,齐万生和师晟坐镇于此方便获取各方消息。

明湛的水师水寨虽不在这里,但此前就被齐万生叫到了宁安商议。直到此次给船帮设套的行动开始,三人才离开宁安。

脉湖一战水师大获全胜,给震慑船帮开了极好的头。明湛当晚便派人传令回水寨,点了手下三员得力大将,发三路兵依序攻打此次参战的六支水寨。

同时,师晟也发出上官钧留下的急令,抓捕那四个盐商。对此五家盐商,上官钧早就调派军队盯好了,只等着看哪一家坐不住。那些大盐商家手下盐丁众多,把庄子修得如同堡寨,不派兵拔不掉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