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星道人缓缓抬起头,语气中多了几分豪迈与自豪:“凭借这三门根本功法,大贤师横扫群雄,一路崛起,终立下天星宫,从而与大禹皇朝分庭抗礼。”
他话锋一转,微微叹息道:“只不过,太平清灵书所参悟出的功法修炼要求太过苛刻,寻常人根本难以修成。为传道于世,大贤师才将这三门功法加以简化,传下炼气、炼体、炼神三条道路的入门之法——也就是你在这四面石壁上所见的。”
说道这里,灵星道人眼底泛起一丝复杂的光芒,既有对往昔的追忆,也有难以抹去的遗憾。
“只是可惜,神通难敌天数。大势倾轧之下,哪怕大贤师三道齐修,不论是练气修为还是炼神修为都已经到达化神圆满境界,其中炼体境界更是只差一步便可突破炼虚境界。就这也终究无力回天。”
他的声音低沉下来,似乎回到了那血与火交织的年代,“原本占据四州之地的天星宫,正是兴兴向荣之际,突变降临,短短数年间,局势崩塌如山倾,想稳住都已不可能。”
张炀听得心中闷,似乎能想象到那时的天星宫,门墙之内人心惶惶,外敌环伺,危机四伏。
灵星道人轻轻摇头,继续道:“在最后关头,大贤师似乎知晓天星宫即将崩溃的结局了。随后大贤师召来三位仅存的弟子,将宫中积攒近千年的底蕴,尽数交由他们带走,化整为零,寄望后世有一线生机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投向虚空,像是在凝望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。
“之后,他又单独唤来怜星……将那枚天星玉佩交到她手中,并言明,待风声过后,可回天星宫取走天授真经。”
张炀微微皱眉,不解道:“既然真经如此重要,为何不直接交给怜星前辈?”
灵星道人苦笑一声:“原因很简单。那时的大禹皇朝与一些隐世老怪物的目光,都死死盯着天星宫的一切。若天授真经落入怜星之手,哪怕将她送去偏远的北地修仙界,甚至更远的海外之地,也难逃那些人的推演与算计。不要小看了占卜推演之术……那一群老怪物的手段,非普通修士可以想象的,只要有一丝线索,足以逆推来龙去脉。”
他抬手指了指脚下的地面:“因此,大贤师不得不将真经留在这太平殿之中,之后又是在天星峰上下布下不知多少重禁制,彻底将天星峰隔绝。之后又施展神通,将整座天星宫尽数封印入虚空。”
灵星道人长吐一口气,仿佛将心中压抑许久的往事尽数说出:“一切安排妥当之后,大贤师便消失不见。自此之后无人知晓大贤师踪迹。”
灵星道人说到这里,目光如深渊般幽邃,似乎正透过张炀,看向那无尽的岁月长河。
“之后的数万载,天星宫沉于虚空缝隙之中,每隔千年,才会现世一次。
那时的我,已经早已被大贤师分割而出,心中尚存一丝希冀,盼着怜星一脉的传人能依约而来,取走这天授真经,延续天星宫的气运。”
他苦笑一声,眼中闪过一抹无奈,“可……一次又一次,期望落空。数十次开启,连个沾亲带故的影子都没见过。久而久之,吾心已麻木,甚至怀疑,大贤师当年的一切安排,是否终究只是竹篮打水。”
灵星道人顿了顿,深吸一口气,像是在压下胸中的波澜。“谁能想到,这次竟然遇到了你。虽说你并非怜星一脉的弟子,怜星所创的宗门也早已随风湮灭,但你修炼的周天炼体诀,和你身上的天星洞天——这些,都是天星宫的遗泽。你小子,勉强算是我天星宫的隔代弟子了。”
他的声音忽然变得庄重而沉沉,如同古钟敲响:“如今,真经就在眼前。诺大的天星宫也近在咫尺。你可愿意,承接天星宫的因果?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灵星道人缓缓伸出一指,指向中央那孤独的蒲团。“若你选择接受,自此之后,你便是新一代天星宫的主人。”
他盯着张炀,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与探究,“不过……承此大任,非是轻松之事。大贤师留有两桩遗愿,需你在修为有成后完成。”
灵星道人一字一顿地吐出:“第一件,诛杀妖族。第二件——灭了大禹皇朝。”
这最后八个字落下,洞窟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,连周围石壁上的阴符文都似乎在无声颤动,透出森寒杀机。
灵星道人说完这些后,目光如锁,死死盯着张炀。
张炀眉头紧皱,心中疑云翻涌,沉声道:“前辈,晚辈有几点疑虑,还请前辈解惑。”
灵星道人微微颔。
张炀开口问道:“据晚辈所知,上古之时,在北地修仙界,怜星前辈所创的炼星宗,于上古末期鼎盛之时,宗内足有三位化神尊者坐镇。那等势力,已是庞然大物。可为何从上古之初到上古末期,却无人来继承天星宫的传承?”
灵星道人闻言,摇了摇头,神色间透出一抹淡淡的疲意:“此事,吾也不知。吾虽苟活至今,但因这副星辰石魈的躯体,以及所施展的天赋神通所限,终生不得离开天星峰。天星宫其他所在尚且去不得,更遑论外界。”
他顿了顿,忽然转,眼神似笑非笑:“不过,你以为上古之时,化神尊者便是稀有之辈吗?”
张炀微怔:“难道……化神尊者在上古之时很多?”
灵星道人仰天一笑,声如洪钟回荡在石壁之间:“上古之初,化神尊者虽称不上满地走,却也绝非稀少。放眼九州,数百位化神尊者并存于世;就连偏远如北地修仙界,也有七十余位之多。那时,凡是有些底蕴的宗门,最少都有一两位化神坐镇。而真正的顶尖势力,必有化神后期的巨擘坐镇——此辈,方称霸主。”
他目光森然,语气陡然一沉:“你且想想,现今若有两个宗门,各有一位元婴真君,一位不过初期,一位却是后期,你觉得两个宗门地位差距有多大?何况突破化神之后,每一步都艰如登天。一位化神后期修士,其实力足以轻松碾压十余位化神初中期修士。如此,你还认为当年的炼星宗,可算庞然大物吗?”
张炀心头一动,再次问道:“敢问前辈,为何上古之时化神尊者那般之多?如今此界,却只有十余位而已?这是何故?”
灵星道人眯起眼,眸中闪过一抹深邃的回忆,缓缓叹息:“具体缘由,吾也不知。不过在万载之前,此界曾经历过一次天地巨变——那一日,风雷齐怒,日月皆黯,就连隐匿在虚空深处的天星宫都遭受了波及。”
他顿了顿,低声道:“那段时日,正是上古末期。吾之所以知晓,是因天星峰中有一处传送阵,其通往之地,位于玉州东方千万里之外。那时,吾亲眼见天地灵气在短短数年间急剧衰退,而天星峰的传送阵也因此产生紊乱,终至彻底损坏。想来,那另一端的阵法,亦在劫中毁去。而此阵,正是当年大贤师亲手布下,用以令三位嫡传弟子在天星宫巨变之际逃往北地修仙界的秘道。如今想来应是天地剧变导致灵气衰退,然后令修士修炼更加困难,以至于突破化神也更加艰难了吧。”
听到这里,先是恍然,而后猛地一愣,急声问道:“那如今,前辈可还知晓,有何法子回到北地?”
灵星道人闻言,嘴角微微一勾,笑声低沉而意味莫测:“知晓。不过——此法,只能告知那愿意传承天星宫遗志的下任宫主。”
张炀心头一紧,眉宇间浮现苦色。他本不欲沾染此间因果——毕竟牵扯的是上古辛秘,而天星宫在最鼎盛之时,尚且一夕崩溃,其间隐伏的危机可想而知。可如今,机会近在眼前,足以令他回到魂牵梦绕的北地,这却令他陷入前所未有的犹豫与挣扎。
张炀沉默不语,眼底的光芒闪烁不定。那一刻,他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。
灵星道人似乎看穿了他的犹豫,淡淡道:“小子,世间没有两全之事。你若想回北地,必得担下这份因果。而且不怕告诉你,经过那次天地剧变之后,外界估计遗留的上古传送阵应该全部损毁了。如今也只有天星宫之中有方法可以令你回归北地。况且大贤师当年留下的遗志,至今无人能承。若连你也推脱……呵呵,怕是这天星宫终将彻底沦为虚无。”
他目光深沉,缓缓补充道:“你要明白,从你踏入天星峰的那一刻起,就已经被因果缠上。你身怀周天炼体诀,又得天星洞天,这已是和天星宫有了因果。你以为,你还能全身而退吗?”
张炀心中一凛,呼吸微微急促。灵星道人这番话,宛如重锤砸在他的心头——退,似乎已无路可退;进,则是踏入未知的深渊。
喜欢玄青录请大家收藏:dududu玄青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