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必多礼,坐。”
上官景逸的声音依旧平和。
木锦之依言在对面坐下,目光不由自主地扫过桌面。
桌上并没有太多的珍馐美味,只摆着两副碗筷,几碟小菜,一个温着水的小炭炉,炉上坐着一个精致的白瓷炖盅,盖子盖着,看不出里面是什么,但一丝丝诱人的、带着谷物清甜的香气正从缝隙里幽幽飘散出来。
上官景逸亲自拿起一个空碗,揭开炖盅的盖子。
顿时,一股更加浓郁、温热的米香混合着红枣和某种药材的清甜气息弥漫开来。
只见炖盅里是熬得浓稠软糯、晶莹剔透的米粥,里面点缀着饱满的红枣和几颗圆润的桂圆。
“早起议事,想你也未曾用饭。”上官景逸动作自然地用长柄玉勺舀起一碗热腾腾的粥,轻轻放在木锦之面前,语气平淡得仿佛在谈论天气,“这是小厨房熬的桂圆红枣莲子粥,最是温养脾胃。奔波半日,先暖暖身子。”
那碗粥冒着氤氲的热气,温暖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。
奔波了一早上,确实腹中空空,此刻被这暖香一激,木锦之才真切地感到饥饿感袭来。
看着眼前这碗简单却用心熬制的粥,再看看对面太女殿下那平静温和的面容……木锦之心中那点休沐日被叫来的怨气,竟奇异地消散了大半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。
她双手捧起温热的碗,指尖传来的暖意似乎也流向了四肢百骸。
低声道,“谢殿下……体恤。”
上官景逸给自己也盛了一小碗,拿起银匙,姿态优雅地搅动着碗里的粥,热气模糊了她清俊的眉眼。
她并未立刻谈正事,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,“先用些吧,吃完……再谈正事。”
木锦之看着碗里晶莹的米粒和饱满的红枣,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度,再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、东宫庭院里打扫落叶的沙沙声……这东宫膳堂里的清晨,竟透出一种奇异的、令人心神稍安的宁静。
木锦之捧起那碗温热的桂圆红枣莲子粥。
粥熬得恰到好处,米粒软糯开花,汤汁浓稠清亮,红枣和桂圆的香甜气息混合着米香,随着热气蒸腾而上,温暖的气息拂过她的脸颊,也熨帖了空荡的肠胃。
奔波半日的疲惫和宫门前的寒气,似乎都被这碗简单的热粥驱散了几分。
她拿起银匙,小口地、安静地吃着。
粥的温度正好,香甜软糯,顺着喉咙滑下,带来一种久违的舒适感。
上官景逸也静静地用着粥,动作斯文而优雅。
偌大的膳和堂里,只有银匙偶尔触碰碗壁的轻微声响,以及窗外隐约传来的、宫人打扫庭院的沙沙声。
阳光透过高窗,在光洁的地面上投下斜斜的光斑,空气中的微尘在光柱里缓缓浮动。
这氛围,竟奇异地平和宁静,与未央宫大殿的肃杀、工部衙门的繁忙、神工山筹备的喧嚣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一碗暖粥下肚,木锦之感觉整个人都活泛了不少,连带着看对面这位她选择效忠的年轻太女的眼神也柔和了些许。
至少……殿下还记得她可能饿着肚子。
两人几乎同时放下了碗筷。
侍立在远处的宫人立刻无声地上前,动作轻巧地撤走了碗碟和炖盅,又奉上了两杯清茶,随即又如同影子般退到了堂门口,垂手侍立。
上官景逸端起青瓷茶盏,用杯盖轻轻撇着浮沫,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清俊的眉眼。
她并未立刻开口,仿佛在斟酌词句。
木锦之也端起茶杯,浅浅啜了一口。
清冽的茶香在口中散开,冲淡了粥的甜腻。
她知道,短暂的宁静结束了。
东宫此行,必有要事。
果然,上官景逸放下茶盏,抬眸看向木锦之。
那目光温和依旧,却多了一丝沉凝。
“木卿,”她的声音不高,清晰地在这空旷的膳堂里响起,“神工山一事,筹备得如何了?可有难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