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宫内部的建筑布局规整大气,庭院开阔,殿宇巍峨,行走其间,能感受到一种不同于外朝、更为内敛却依旧厚重的威仪。
回廊曲折,雕梁画栋,偶尔有身着东宫服饰的宫人垂快步走过,见到她们,都远远地便停下脚步,躬身避让,秩序井然。
宫人引路的方向并非她预想中的议事厅或书房,而是……七拐八绕,穿过一道垂花门,来到了一处相对僻静的院落。
一股……食物的香气?
木锦之脚步微顿,有些诧异地抬眼望去。
只见前方一座宽敞明亮的殿阁,门楣上悬挂着朴素的匾额——“膳和堂”。
饭堂?
木锦之愣住了,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天色。
虽然冬日天光暗淡,但显然离午膳时辰还早得很。
引路的内侍在膳和堂门口停下,侧身让开,躬身道,“伯爷,殿下已在堂内等候,请进。”
木锦之满腹疑惑,迈步走了进去。
一股温暖湿润、夹杂着食物原香的气息扑面而来,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意。
这膳和堂内部宽敞明亮,窗明几净,一排排整齐的桌凳摆放有序,显然是东宫属官及侍从集体用膳的地方。
不过此时堂内空空荡荡,只有最里面靠窗的一张方桌旁,坐着一个人。
那人身着常服,并非太女凤袍,而是一身月白色的锦缎长衫,外罩一件同色系的银狐裘滚边坎肩,墨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,正背对着门口,似乎在看着窗外的什么。
那身影挺拔清隽,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静气度,正是新任太女——上官景逸。
听到脚步声,上官景逸缓缓转过身来。
她脸上带着一丝清浅的笑意,眼神温和,指了指对面的座位。
“木卿来了,坐吧。”
木锦之闻言,心头却是一紧。
这位太女殿下越是显得随意平和,她越不敢有丝毫逾矩。
东宫之地,储君面前,岂能真如老友般随意落座?
她立刻上前数步,在距离方桌尚有一步之遥处站定,动作流畅而恭谨地躬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。
“臣木锦之,参见太女殿下。”
礼毕,她并未立刻起身,而是保持着微躬的姿态,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与恭敬,继续说道。
“殿下恕罪。近日神工山诸事繁杂,臣夙兴夜寐,分身乏术,竟未能及时恭贺殿下迁居东宫之大喜。今日得蒙殿下召见,实乃臣之荣幸,正好借此良机,将迟来的贺礼奉上,聊表臣下寸心,万望殿下不弃。”
说着,木锦之小心翼翼地从怀中贴身处,取出一个仅有拇指大小、通体莹白、触手温润的小玉瓶。
那玉瓶显然被她贴身存放已久,带着一丝微弱的体温。
她双手捧着,如同捧着一件稀世珍宝,极其郑重地向前递去。
上官景逸的目光落在那个精致小巧的玉瓶上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。
她并未立刻接过,只是微微挑眉,声音平静无波,“哦?这是何物?”
阳光透过高窗洒落,在她清俊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光影,更显其气度雍容。
木锦之保持着奉上的姿势,垂恭敬答道,“回殿下,此瓶中乃是‘五神返魂丹’。”
她顿了顿,声音压低了些,带着一种追忆和郑重。
“此丹药……非是凡品。凡伤者尚存一息,无论伤势多重,只需将此丹整粒内服,或研磨成粉灌服,皆可于瞬息间激伤者体内残存生机,吊住性命,唤醒意识,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机。乃真正的急救续命神药。”
她抬起头,目光坦诚地迎向上官景逸审视的视线,补充道,“此丹药来历……也是颇为奇异。乃是臣幼时,于一次山洪之后,在泥泞中救起一位气息奄奄的陌生老者。老者醒来后,感念救命之恩,便以此玉瓶相赠,言明内有三粒‘五神返魂丹’,乃其毕生心血所炼,可作保命之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