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明稚会的中原话不多,“哥哥”便是其中之一。
他的声音里,还带着浓浓的述兰口音,几乎没有在人前说过中原话的他,在说完话之后,还有些忐忑地抬眸看向慕厌舟,想借对方的表情,来判断自己有没有用错词。
小巷中,少年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意外。
当今圣上人虽然风。流,但是子嗣却没有几个,比慕厌舟这个三皇子小的,只有一位公主……她一直称呼慕厌舟为“三皇兄”,从来都没有用过“哥哥”这个词。
这还是慕厌舟第一次听人叫自己哥哥。
那小雪团子的中原话原本就说得一般,见对面的少年没有反应,他便忍不住怀疑了起来:自己方才用错词了吗?
同时,不自觉地轻轻咬了咬唇。
此刻,不只宋明稚,随慕厌舟一道出宫的侍从们,也有些不确定地抬眸朝他看了过去,等候着他的吩咐。今天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,慕厌舟便乘车离开了皇宫,并在宫外折腾了一天。如今就连随他一道出宫的侍卫,都有一些疲惫了。
——殿下方才救了他,已经算得上是破天荒,完全没有必要再顶着困意将他送回家中。侍从们理所应当地以为,慕厌舟会将带眼前这个小孩找家的任务交给手下去做。
岂料就在他们打算行礼,带那小孩离开这里的时候。慕厌舟竟然缓缓地弯下了腰去,脱下身上的狐裘,披在了眼前这个小孩的肩上……夜里的崇京要比白天更冷,眼前这个小雪团子皮肤格外白皙,被冻红的鼻尖也被衬得愈发明显。
或许是因为方才那声“哥哥”,他的心中竟生出了几分陌生的“责任感”来。
宋明稚轻轻地眨了眨眼睛。
他下意识抬手,抓住了身上的狐裘。
慕厌舟重新站直身,朝着小巷外的长街看去——
此时放烟火的地方,又换到了别处,人群随着烟火涌到了长街的那头。方才还人头攒动的街道,终于清静了一点。可惜的是,慕厌舟一眼望去,竟没能从人群中找到一个西域相貌的大人。
他只得重新转过身去,认真朝面前的小孩问:“你爹娘都去哪里了?”
小雪团子抬起头,一脸迷茫地看向他:“?”
慕厌舟:“……”
他后知后觉地想起,眼前的小孩似乎不怎么会说官话。
慕厌舟顿了顿,放缓了语速再次问道:“你爹娘呢?”
这一回,被裹进狐裘中的小雪团子终于听懂了他的话。宋明稚的眼前一亮,立刻开口道:“爹娘方才带我在乐化河边放莲灯,没想到我刚放完莲灯……河边就来了好多人,一转眼的工夫就看不到他们了。”
彼时的宋明稚年岁尚幼,刚才从人牙子手中脱险的他,虽有远超于同龄人的理智与冷静,完全没有失声痛哭的意思。但是人生地不熟的他,声音里到底还是透出了几分淡淡的委屈,还有担忧。
——宋明稚中原话水平,还停留在“爹娘哥哥姐姐你好谢谢再见”的水平。他这番话,自然是用述兰话说的。话音落下之后,整条小巷都安静了下来。紧跟在慕厌舟身边的侍从不禁面面相觑,显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听懂他的话。他们顶多能分辨出,眼前这个小孩说的是“述兰话”。
述兰是大楚的附属国之一。
身为皇子的慕厌舟,自然没有时间去学这里的语言。
闻言,站在慕厌舟背后的侍从,总算开口建议道:“殿下,今晚京城实在太乱,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。我们不如将这个小孩,交到附近禁军的手中,让他们代为寻找?”
慕厌舟轻轻地蹙起了眉。
半晌后,他忽然摇头道:“不必。”
“可是……”侍从忍不住提醒他道,“崇京城内的述兰人,虽然不算太多,但是一个个地找过去,实在是有些麻烦。”
小巷内,少年缓缓地站直了身,他远远将视线落到了京城的那一头。
片刻后,方才开口道:“去驿馆。”
“……驿馆。”
“嗯。”
崇京城内有不少胡商,但能在这里做生意并站稳脚跟的人,中原话自然不会差。小孩学起话来,要比大人容易许多,假如眼前的人真的是某个胡商之子……除非他刚来京城不久,生活在这里的他,定不可能只会说几个简单的词。
慕厌舟虽然在装朽木,但是他对朝堂的了解,却一点也不浅。
据他所知,最近一段时间正好有述兰国的使团,来到中原商讨通商一事。
眼前这个小孩身上穿着的衣服,是由“织金罗”制成的。
这种衣料产自述兰国,据说极为名贵,在此之前就连京城中都没有人见过,直到最近才被使团带入中原。
“是,殿下!”
慕厌舟懒得同侍从解释,侍从们自然也不敢再追问。
听到慕厌舟这样说,他们立刻应了下来,并随对方一道,朝着不远处的驿馆而去。
“砰——”又有一朵焰火绽放在天际。
就连黑漆漆的小巷,也跟着亮了起来,像是融入了霞光之中。
烟花照亮了那双水蓝色的眼睛。
慕厌舟从那双眼睛里,读出了不加掩饰的信任还有崇拜。
如今,慕厌舟的身上,已逐渐有了“朽木”之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