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林记者眼睛亮了起来,示意摄像赶紧给特写:“您是说,这是一种……共赢?”
“啥赢不赢的。”江桃笑着摇摇头:“就是觉得,光自己过得好没意思。”
马主任这才松了口气,擦擦汗插话:“江老板实在,有啥说啥。”
“您不觉得这么说……会影响形象吗?”小林记者小声问。
江桃似乎没想到她居然这么说:“要啥形象?我就是个开饭馆的。”她指了指院外的新路,“您看那路,实实在在摆在那儿,不比什么漂亮话强?”
正说着,顾有为推着自行车回来了,车把上挂着条鱼。看见摄像机,他下意识要躲,被江桃叫住:“来,正好说说咱们作坊的事。”
小林记者敏锐地捕捉到关键词:“什么作坊?”
“酱菜作坊啊。”江桃拉着顾有为站到镜头前,“我出技术,村里出人手,路修好了往外运也方便。”她捅了捅顾有为,“是吧?”
顾有为老老实实地说:“是的,这也是我们夫妻俩的打算。”
小林突然笑了:“观众朋友们,这才是最真实的乡村振兴故事……”
采访很快就结束了。
这时候也快到中午了。
本来采访团想走,但江桃坚持让他们留下来吃一顿再走。
不然就是他们招待不周了。
小林实在拗不过,也就流了下来,她还没尝过这位江桃女士的厨艺,据说特别好。
江桃走进厨房系上围裙,在厨房里忙活开了。
灶台上的两口大铁锅同时开火。
孟师傅在旁边打下手,把刚杀的鱼片成薄片。
“记者同志吃辣不?”江桃朝外头喊了一嗓子。
小林记者探头进来:“能吃点,别太辣就成!”
“得嘞!”江桃点点头。
小林看着江桃,她做菜的时候很有几分威严,比一旁老气横秋的孟师傅还像个大厨。
院子里,马主任带着几个人支起了大圆桌。
顾有为搬来两坛米酒。
第一道是凉拌三丝。胡萝卜、白萝卜、青笋切得细如丝,淋上花椒油,撒上芝麻,看着就清爽。
紧接着是红烧肉。炖得油光亮,用筷子一戳就颤巍巍的。
“来来,尝尝这个。”江桃又端上清蒸鱼。鱼肉雪白,上面铺着姜丝葱丝,浇了勺热油,滋滋作响。
小林记者小心地夹了块鱼肚子肉,入口即化,鲜得她直眯眼:“这鱼……怎么一点腥味都没有?”
“活鱼现杀,”江桃笑着说,“蒸之前用料酒泡过,好吃的呢。”
正说着,孟师傅端着一大盆腊味合蒸出来了。
腊肠、腊肉、腊鸭整整齐齐码在糯米上,油光亮。刚放下桌,几双筷子就伸过去了。
“慢点慢点!”马主任护着盘子,“给记者同志留点!”
最后上的是酱菜拼盘。腐乳红亮,酱黄瓜翠绿。小林记者每样都尝了尝,最后指着腐乳说:“这个味道最特别,有股说不出的香气。”
“是吧,到时候这个也会是我们作坊的主打产品呢。”
酒过三巡,桌上的菜下去大半。摄像大哥已经撑得解开了皮带扣,还在往碗里舀肉汤。
院子里飘着饭菜的想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