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家的路上,江桃扛着桑树苗,脑海里回放着昨晚顾盼说的话。
鱼塘边,顾有为已经带着几个帮工开始清淤。抽水机“突突”地响着,黑色的塘泥被一锹锹挖出来堆在岸边,散出淡淡的腥味。
“买回来了?”顾有为抹了把汗,走过来接过树苗,“这么细,能活吗?”
“卖苗的老汉说好活。”江桃放下树苗,朝不远处招招手,“小盼!来看看是不是这种?”
顾盼小跑过来,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桑树叶,肯定地点点头:“是的,湖桑。”
她蹲下身检查,“要泡一下水再种。”
接下来的几天,全家人都投入到桑基鱼塘的建设中。顾有为带着帮工清理塘底淤泥,修补塘坝;江桃和顾盼负责种植桑树;玉树则拿着小本子记录每棵桑树的位置和生长情况;连兰雪都有任务——给新种的树苗浇水。
“妈,为什么桑叶能喂鱼啊?”兰雪提着比他矮不了多少的水桶,好奇地问。
江桃刚要回答,顾盼轻声说:“桑叶……蛋白质高,鱼吃了长得快。”她指了指塘边刚种下的桑树,“等树长大了,叶子掉进水里……鱼自己就会吃。”
“小盼懂得真多!”江桃赞赏地摸摸顾盼的头。
一个月后,桑树苗竟然全都成活了,嫩绿的新叶在阳光下闪闪亮。
鱼塘也焕然一新,塘水清澈见底,四周整齐地种着一圈桑树。江桃按照技术员的建议,先放了一批鲫鱼苗试养。
“桃子,你看!”一天早晨,顾有为兴奋地拉着江桃来到鱼塘边。清澈的水面下,成群的小鱼苗正聚集在漂浮的桑叶周围,睁着抢食。
江桃激动地拍手:“真的吃了!小盼!快来看!”
顾盼跑过来,看到这一幕,松了一口气。
桑基鱼塘的成功很快在村里传开了。先是邻居们好奇地来参观,后来连隔壁村的干部都带着人来学习。江桃总是热情地接待,不厌其烦地讲解。
“江老板,你这法子真妙啊!”一天,村委会马主任带着几个穿中山装的人来到鱼塘边,“这是县农业局的同志,专门来看你的!”
江桃正在喂鱼,闻言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手:“欢迎欢迎!其实这法子不是我明的,是我家小盼给我提供了灵感……”
农业局的技术员们尽职尽责的详细记录,还拍了不少照片。
“江同志,你这个模式很有推广价值啊!”一位戴眼镜的技术员说,“既利用了土地,又降低了成本,还很环保!”
江桃被夸得不好意思:“我们就是瞎琢磨……要是大家觉得有用,我可以提供些桑树枝条,插杆就能活。”
傍晚,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停在了江桃家门口。车上下来的人自我介绍是沪市市农业局的副局长,专门来看桑基鱼塘的。
“江桃同志,你的创新做法很有意义!”副局长握着江桃的手说,“你给了我们灵感,我们准备在全市推广桑基鱼塘模式,想请你去介绍,可以吗?”
江桃紧张得手心冒汗:“我……我怕讲不好……”
“妈,你可以的!”兰雪在一旁小声鼓励,“就像平时给我们讲那样就行。”
顾有为也点点头:“桃子,你比谁都了解这个。”
在全家人的鼓励下,江桃答应了。
市里的会议定在下个月,江桃开始认真准备。她自己反复背诵稿子。绣坊的人知道之后,则特意给江桃做了套新衣服。
一个周末的下午,江桃正在鱼塘边喂鱼,顾盼怯生生地走过来,手里捧着本有些陈旧的日记本。
“江姨……这是我外公的笔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