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刻江上的晨雾仍未散去,汉阳城的码头却已经如滚油泼进了沸水一般,热闹非凡。
青石台阶上,漕帮的汉子们赤着油亮的脊梁,肩扛麻袋如穿梭的箭鱼,粗麻绳在肩头勒出紫红色的痕迹,滚大的汗珠从脸上滑落,打在石板上溅开。
岸边,一领头的漕帮小头目高呼一声:“起!”
二十名漕帮汉子齐声应和。
“嘿呦,嘿呦。”
千斤重的盐包腾空三尺,稳稳落在货船上,直震得船身晃荡。
一名船夫站立不稳,摇晃着摔进了水里,惹得周围一片哄笑。
“鲜鱼活虾,刚刚上岸!快来瞅瞅呐!”
独轮车上挑满了刚从江里捕捞上来的鱼虾,碾过青石板路,出“吱呀”的声响。
那车刚停下来,一群酒家采购的伙计便蜂拥而上,忙着挑选又大又活的。
路边挂着“酒”旗的小酒铺,一名身穿桃红裙的女子倚着酒旗,手里的娟帕轻轻扫过汉子们汗津津的皮肤,娇嗔道:“小哥儿,累了吧,喝杯水酒吧!”
有年轻气盛的漕帮汉子遭不住挑逗,摸了一把女子的蛮腰,弄得女子腰间的银铃叮当作响。
“老板娘,来一碗酒!”
有人便调侃道:“怎么,就只是喝一碗酒而已呀?”
没等那年轻汉子回答,酒铺门口鸟架上的八哥直嚷嚷道:“酒来!酒来!”
惹得人们笑声四起。
这种热闹的码头市景,在内陆的寿霖城可见不到。
日头攀上山坡时,码头更添三分燥。
三人来到一处码头的一处茶摊。
那茶摊支在老槐树下,六七把椅子,桌子上放着几只大碗,每只碗里撒着几枚新摘的茉莉。
茶博士正敲着竹筹,吆喝道:“香茶二文!藕粉四文!”
见林易三人到来,忙招呼道:“三位客官,喝茶啊?”
曹达华难得在桌子上主动拍下六文钱,道:“来三碗香茶。”
“得嘞!”
茶博士将铜钱收起,点了点没错,熟练地将茶壶拎起,对着桌上的三只碗各倒了满满一碗。
一边倒水,一边撒下茶叶,“三位客官,您请。”
这种茉莉茶口感一般,但和普通的清水比起来,有一股淡淡的茉莉香味,清新怡人,干了一番力气活后喝上一碗,舒神解乏。
林易喝了一口,见茶摊现下不忙,便主动和茶博士攀谈起来。
有秦先辅助,再加上曹达华那张大嘴,几人很快便熟了起来。
“几位不是本地人吧?”
“我们是寿霖城的,到这儿做买卖。”
“哦,豫州的,不远儿,到这里做买卖就对了,方圆百里,就属咱这里最热闹,展的最好,您到别的地方,吃不饱肚子,在这汉阳城里,夜不闭户也没关系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