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50章万葬经之秘
土城之中,土堡林立。
对于已经接触到地脉本源的我来说,整个大地的地形揉扁搓圆都在一念之间而已,此事没什么难度。
土堡共有三十余座,有的用来供奉真武旗,余者皆给无双等人用来闭关修行,概因这三十余座土堡都位于六条龙脉结穴之处,灵气更加磅礴。
最深处一座形似高塔的土堡,这里便是我给自己准备的闭关之处。
当我走入高塔的刹那,“轰隆”一声巨响,一面土墙拔地而起,将入口封住,四周立刻陷入黑暗混沌当中,但也就仅仅持续了片刻光景,便有龙气上涌,一团团龙气聚集在高塔墙壁上,如跃动的火焰,洒出淡淡的金色光辉,驱散黑暗。
我就地盘坐下来,沉吟片刻,终是取出了《万葬经》,将其放在大腿上,拇指指肚轻轻摩挲着封面,恍惚间回忆起许多年前苦苦研读此经的情景,那时陪伴我的唯有父亲的棍棒和青灯黄卷,说起来童年、少年时期了无意趣。
片刻后,我收敛心神,翻开《万葬经》。
此经于我而言就太熟悉了,无须翻找,轻轻一捏,便翻过了天人三葬篇和五行伏藏篇,天阙巨阙篇的内容跃入眼帘。
指肚大小的祭文密密匝匝。
“咦?这些祭文。。。。。。有趣!”
我微微扬起眉脚,曾经完全看不懂的祭文,此刻在我眼中却有了别样的韵味。
这些祭文。。。。。。与地脉本源神纹非常相似!
它们已经脱离了文字范畴,蕴藏着道韵,只是那些道韵在蛰伏、沉睡,所以不显山不露水。
同样的祭文,普通人或可抄写其形,但却无法摹刻这些道韵。
我向前翻了一页,这一页是五行伏藏篇的最后一页,上面同样有许多祭文,但这些祭文平平无奇,不再内蕴沉寂的道韵。
“有趣,一部《万葬经》却被分为了两部分。
天人三葬篇和五行伏藏篇明显是后人抄录。
这天官巨阙篇和玄黄九葬篇,如无意外,应当是圣武亲笔,内蕴道韵,让这后半卷与法器无异,不朽不灭,抵住了岁月的侵蚀。
两部分《万葬经》,浑然一体,即便是最厉害的古物鉴定师,恐怕也分辨不出这里面的玄机,唯有踏足天官领域,感知到地脉本源的存在,方能感受到后两篇经文中蕴藏的那种沉寂的道韵。
看来,我们这一脉沦为凡人后,能度过至暗时代,并非只是因为有卫庶人、公子御寇这些人震慑庇护,《万葬经》的后两卷同样功不可没。
卫氏一族的敌人太多了,防不胜防,其他分支相继绝嗣,只怕也是因为手中少了一件镇压族运的器物。”
我低语,翻来覆去的看手中的《万葬经》。
一个人站的层次不同,看到的事物也不同。
这《万葬经》的玄妙,纵是准天官圆满也根本摸不着门路,感知到地脉本源才是开启它的钥匙。
片刻后,
我将手按在经文上,源源不绝的精神力量涌入这些祭文当中。
祭文中蕴藏的道韵就像是一块干涸的土地,对水分有无穷无尽的需求,疯狂攫取我的精气神。
渐渐地,《万葬经》上的祭文在发光,其蕴藏的道韵在一点点的复苏。
不久后,这些祭文就像是活过来了似得,它们脱离书面站了起来,以笔画当做手足,在演绎某种大道根源,在阐述天地与大道的诞生过程,即,鸿蒙奥义。
地下,地脉本源发光,与我的精神交相呼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