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37章
众人听到这里,心中的感激之情已经达到了极点。
他们本来就对沈隽意感恩戴德,现在又知道他为了百姓竟然牺牲了奉养母亲的钱,这样的恩情,简直就如同再造父母。
“这么大的恩情,我们可怎么报答啊?”李婆婆泪流满面,“大人不仅给了我们安身的居所,还要为我们根治水患,竟然连孝敬母亲的钱都拿出来了!”
“是啊,寻常的官吏都把我们当草芥看待,可沈大人却把我们当成亲人。”张铁牛眼眶湿润,感动不已。
“我们一定要把沈大人的恩情传遍天下!”年轻的小李振臂高呼,“这样的大德,怎么能被埋没呢?”
“对!我们要告诉所有的人,不能让大人的高义被埋没!”众人纷纷响应。
很快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民众间传播开来。
因为已经习惯了贪官污吏,虽然沈隽意最近的表现也是很可圈可点,但修建堤坝是利国利民的大事,他们也从来不知道这里面夹杂的众多事情,此刻,得知了真相的众人都感到无比震撼。
“你们听说了吗?沈大人请命为给我们修堤坝,把自己的俸禄都捐了!”
“什么?真的是假的?”
“当然是真的!楚大人亲口说的!”
“十年的俸禄,几千两白银子啊,那是多少钱!”
“沈大人家里还有老母亲要养呢,这钱本来就是赡养老人的!”
“我的老天爷,这样的好官真是千年难遇啊!”
消息越传越广,沈隽意的声望如潮水般在民间奔涌,不过数日便传遍了整个州府。
这股声望带来的影响,很快便在征募堤坝民工一事上显露无遗。
按朝廷规制,峡谷水利工程需征调民工,每户出一壮丁服役三月。
这差事向来让百姓避之不及——离家劳作不说,还得自备口粮,更怕遇着贪官克扣工钱,连饭都吃不饱。
可这回,情形却大不相同。
天刚破晓,县衙门前便聚起黑压压的人群。
负责征募的胥吏刘三揉着惺忪睡眼出来,见此阵仗,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。
“咋回事?出啥事儿了?”刘三紧张地问。
“刘胥吏,我们是来报名修堤的!”张铁牛挤在人群前头,声如洪钟。
“报名修堤?”刘三愣住了,“可征募公告还没正式贴出来呢!”
“我们早知道了!”人群里有人喊,“沈大人为了修堤,把十年俸禄都捐出来了,我们咋能不出力?”
“对!我们早等着这天了!”
刘三方才明白,慌忙回衙门取来征募册子。
可他展开册子准备宣读时,却发现没人听——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地报名。
“我去!算我一个!”张铁牛第一个举手,“沈大人为我们连奉养母亲的钱都拿出来了,我们还有啥理由躲清闲?”
“我也去!”年轻的小李不甘落后,“这堤坝是为我们自个儿修的,当然得卖力!”
“慢着慢着!”胥吏刘三被这阵仗闹得手忙脚乱,“每户只需一人!按规矩,每人每月还有三十文工钱。。。。。。”
“工钱?”李婆婆的儿子李大牛站出来打断他,“刘胥吏,这工钱我们不要!”
“不要工钱?”刘三以为自己听错了,“你说啥?”
“我们不要工钱!”李大牛提高嗓门,“沈大人把自个儿俸禄都捐了,我们还好意思要工钱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