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青豆小说>和离后陛下成了我的外室 > 6070(第17页)

6070(第17页)

一定是赵清仪,赵清仪还在!

李彻瞬间燃起了希望,加快脚步往前,想看得再清楚些,竟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一晃而过。

李彻的心顿时凉了半截,男人……居然真的有男人!

还出现在揽月阁里?!

当初赵清仪甚至都不让他进去,可现在,那上面居然住了个陌生男人!

楚元河惹。火上身,一时半刻地睡不着,就在抱厦的护栏处躺会儿吹吹风,手里还拿着一本小册子,看得津津有味。

是亲热时,他悄悄从赵清仪身上摸出来的,他还奇怪是何物,如今看过总算明白了,避火图嘛。

画的还挺有意思,惟妙惟肖的,能学不少东西。

楚元河吹着风,好不容易消解完那股火气,准备回屋就寝,便敏锐捕捉到一丝杀气。

纵横疆场多年,他对杀气最为敏感,他分辨得出,这道目光的主人对他起了杀心。

真有意思。

楚元河缓缓转过身,在李彻的视线里,他只能看到一截翻飞的衣袍,看不清男人的脸,看辨身形,是个高大且孔武有力的男人。

平西郡王,一定是他!

李彻笃定,垂在身侧的拳头捏得咯吱作响。

暗卫早早就发现了,只是暗卫在楼下,院墙正好挡住,李彻看不见他,只看到了上头的楚元河。

“陛下,可要属下将那鬼祟之人抓来?”

楚元河冷笑,“盯着就行,一旦危机赵家,立刻出手。”

居然是李彻,越来越有意思了,王家好手段啊,在他眼皮子底下瞒天过海。

只是王仰止究竟看重李彻什么?竟不惜代价也要把李彻救出来。

赵清仪今夜归家得晚,又没提前派人给孟氏递个口信,孟氏担忧得睡不着,一直在家门口等着,远远见到女儿回来,松了口气。

“娘已经听说了李彻的事,知道你去牢里了,怎么弄得这么晚?”孟氏握住女儿的手,夜里还有些凉,给她捂捂。

赵清仪也是想到没提前知会母亲,猜到母亲会担心,这才丢下楚元河自己回来了,“路上遇到点事,耽搁了。”又把遇到刺客的事简单说了一遍。

局势不同以往,外人针对她的一举一动,或许都与赵家息息相关,隐瞒并非明智之举。

孟氏猜测是女儿最近掺和了太多朝堂之事,遭人忌惮了,想到女儿刚才提到的平西郡王,“般般,娘说认真的,不如你考虑嫁了郡王如何?”

嫁去做个郡王妃,安安稳稳的,又有陛下与长公主的庇护,对方想动她之前,还得顾及上头的人,这么看,平西郡王确实是女儿最好的选择。

事到如今,孟氏对楚元河也没意见了,她同意这门婚事,就怕女儿脸皮薄,“还是娘明日去王府,亲自问问郡王的意思?”

“娘,您就别费心了。”

赵清仪不敢让孟氏过问太多,将话题转移到弟弟身上,“娘还是盯着澜俨上进些,若能通过武考大比,今年也能参加乡试,将来再考个武官……”

母女俩说着话,慢慢往东赵府走去,快分别时,孟氏才想起一件事,“瞧我,光顾着问平西郡王还有你弟弟的事,忘了提醒你,你祖母六十大寿快到了,按惯例,每年这时候你祖母都要去相国寺吃斋,小住两月,你祖母想问你的意思。”

“祖母习惯了,那照祖母的意思办就是,况且这也花不了多少银子。”中馈已经交到孟氏手里,不必事事过问她。

母女分别,一夜无梦。

翌日,赵清仪是在嘈杂声中醒来的。

“走水了走水了!”

赵清仪猛的睁开眼睛,就见两个婢子慌慌张张跑进来。

“哪儿走水了?”她下意识以为又是二房那边搞出的幺蛾子,赶紧披上外衫,“是*母亲出事了,还是祖母?”

俏月快人快语,“不是不是,是新政学堂。”

赵清仪匆忙外出的脚步停下,刚松口气,心又提了起来。

“好在四月的天潮湿多雨,昨夜刚起火,就下了场雨,火势并无蔓延。”檀月语气沉稳,皱眉道,“不过这火来得蹊跷,奴婢觉得,没那么简单。”

赵清仪便决定亲自过去一趟,看个究竟,走到半路又想起还在宅子里的楚元河,便又从酒楼里买了些早膳带过去,先看过楚元河再说。

纵火之人多半是王党一脉的世家望族,他们开始反击新政,于是冲学堂的士子下手,虽未造成严重后果,可创办新政学堂是她怂恿了楚元河,此时学堂出事,就怕上头怪罪楚元河办事不力。

到了宅子,楚元河正好要出门,索性二人一道同去,路上他竟然还笑得出来,宽慰她不必紧张。

半夜出事后,五城兵马司第一时间赶到,随后案子交由锦衣卫查办,如今锦衣卫镇抚使就是过去的杨千户,现在叫杨镇抚使了。

锦衣卫的人将新政学堂围了起来,几个灰头土脸的士子正接手盘问,杨镇抚使看到赵清仪,停下手里的差事,恭敬抱拳一礼。

“县主,郡王。”

只是,这两个人怎么会在一起?

杨镇抚使忍不住多看两眼,他身边还站着一个熟人,李衡。

李衡一夜未眠,眼底布满了红血色,听到杨镇抚使的问安,立即转过头向后看,面上的欣喜之色一闪而过。

是听说学堂出事,来看他的吗?

李衡的喜色只有一瞬,他便看到和赵清仪并肩而行的楚元河,眼底掠过一抹诧异和微不可察的落寞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