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理:“用孝道。陛下年近花甲。若是坊间百姓的父亲这个岁数,儿子还要远行,必会被亲戚邻居戳脊梁骨。”
太子:“食邑呢?”
薛理:“殿下怎么想的?”
太子:“改为俸禄?”
薛理点头:“假如年入五千贯,叫户部再加一成!殿下仁至义尽,他们还要去封地,就是不知好歹!”
太子料到以他的秉性会这样说,此刻亲耳听见,太子毫不意外,反而觉得薛理七年如一日,从未变过。
太子微微颔首:“孤知道该怎么做。”突然想起一件事,“你的房子不小吧?”
薛理愣了一瞬才明白他什么意思:“陛下赐臣的宅子,殿下也知道?”
太子:“有一次陛下同孤聊起你,孤说你住在南边不安全。陛下想赏你一处带后花园的大宅子。不过在西城。孤觉得离仁和楼太远,大宅子扎眼,就给你挑了如今这处。搬过去了吧?”
薛理心想说,难怪皇帝突然赏他一处宅子。亏他以为老皇帝良心发现。
“里面的家具摆件被枢密使带人抄的一干二净。”薛理想起这事就有些无语,“又有一年没住人,荒废的厉害,近日才收拾好。年底搬进去!”
太子:“要不要两个门房?”
薛理不希望家里有太子的眼睛,“臣全家四口人一条狗,哪用得着门房。林掌柜又日日不在家。改日请两个粗使婆子便可。”
太子闻言想起林知了日日在仁和楼,林飞奴在学堂,薛理妹妹好像不小了,“通明的妹妹该及笄了吧?”
薛理心里咯噔一下,面上不动声色:“十五岁。只是性子跳脱,前几日还险些和臣的小舅子打起来。都是林掌柜惯的!”
第177章薛理躲太子
晚上,薛理和林知了回到卧房,薛理就提醒林知了,日后薛瑜想做什么就让她做什么。薛瑜拿着擀面杖追着流氓满街跑,也不必管教约束。
林知了:“出什么事了?”
薛理:“我担心太子叫太子妃给鱼儿说亲。太子妃相中的人必然是世家大族。世家历来看不上贫民子弟。薛瑜就算德、言、容、功样样比人强,那些人也瞧不上!”
林知了:“太子妃不知道?”
“太子妃会认为那些人给她面子。”薛理冷笑,“不挫挫他们的傲气,谁的面子也不给!”顿了顿,“若有机会定叫他们血流成河!”
林知了心慌:“你别乱来!”
“无需脏了我自己的手。不是所有世家都是清风朗月。据我所知,聚赌狎妓,男女不忌,恃强凌弱,强占田地等等,龌龊事多了去了。只是没人查他们。”薛理握住她的手,“不会叫他们看出我针对他们!”
林知了见他没有失去理智,松了一口气:“你才二十七,有的是时间,别心急!”
“他们不值得我把自己搭进去。”薛理拍拍她,“放心吧。”
林知了:“所以你刚才是随口一说?”
薛理点头:“暂时不会动他们。即便要动某一家,也要像庐州知府一样在当地掀起民愤!这种情况的话,陛下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办,无人敢出面求情,我才能把人摁死,不给他们机会死灰复燃!”
林知了闻言彻底放心下来,也能睡个踏实觉。
殊不知翌日薛理到刑部就翻卷宗,查他梦中肮脏的世家。
皇天不负有心人,还真叫薛理查到三起凶杀案。
兴许有“庐州案”在前,担心再被眼尖的薛理看出一二,这三起案件证据链完整,若非薛理记性好,还记得梦中那些事,倒真叫他们躲过去了。
薛理仔细回想三起案件可能涉及的家族,其中一家是太子妃远亲,另一家是国舅远亲,他就挑第三起案件去找章侍郎。
章大人看到薛理信誓旦旦的样子就有种不好的感觉:“你不是又想下去核实此案吧?”
薛理点头。
章大人叹气:“通明啊,不是我胆小怕事,你再这么干下去,你就是我朝的晁错!”
“什么跟什么啊?章大人,如今就算是王朝末年,也不会出现七王之乱。”薛理指着卷宗,“若是我真能查出点什么,陛下乐见其成!”
章大人半信半疑地伸手,薛理把卷宗递过去。
仔仔细细从头看到尾,薛大人也没有看出疑点。
薛理指着太原二字。
章大人:“直说便是!屋里又没有第三人!”
“太原知府!”薛理指着,“大人不妨想想何人在太原。”
章大人:“开国功勋长兴侯周贺?”
薛理:“虽然长兴侯的后人没有兵权,可是世居太原,说长兴侯乃太原王也不为过。陛下的圣旨都不见得有长兴侯府管家的一句话好使。”
章大人:“等等,和这起凶杀案有什么关系?”
薛理指着事发地:“太原知府的妻妹是长兴侯府二房继室,案发地离长兴侯府不远。章大人不妨再想想,谁敢在衙门口行凶?谁敢在东宫亦或者皇宫门外杀人?”
章大人恍然大悟,转念一想:“不对!你怎么知道太原知府的妻妹是长兴侯府继室?”
“找个太原商人一打听就知道了。”薛理为了取信于他,“卑职还知道去年这个时候才成婚!”
章大人:“你又怎么知道陛下想办长兴侯?”
薛理:“因为朝廷要养他们。陛下如今缺什么?”
缺钱!据说户部尚书为了筹军费恨不得当垆卖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