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着薛理一同出来的六名女子其中一人弱弱地说:“附近有个义庄。”
薛理叫她们把首饰给他,又从他的行李中拿出几件符合他和两位同僚身份的中衣,又叫两个同僚把发簪给他。
众人瞬间明白薛理要做什么。
薛理留下一名同僚盯着六名女子,他和几位江湖好汉前往义庄。几人搬来六名女尸和三名男尸从后门扔到院中,先前薛理用的被子也扔进去,做成逃命不成的假象。
也幸亏此刻半夜三更,百姓陷入沉睡,火光四起也没人救火。
好汉之一奇怪:“打更的和巡逻官兵呢?”
“不是被人支开,就是被人灌醉!凭庐州知府在此地的权势,他弟弟请巡逻官兵喝酒,那些人敢不去?更夫最好解决,打晕扔到角落里便可。”薛理望着熊熊大火,“烧吧。这一把火不把庐州府烧的干干净净,我薛理算白来!”
好汉低声提醒:“薛大人,此地不宜久留!”
薛理随他回去。
此后几日,薛理和两位同僚以及六名女子闭门不出。
薛理又给几位江湖好汉五十两银钱。几人轮流出去买菜以及探听消息。
那六名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然而不擅厨艺。几位江湖人也不敢请人,也没怎么做过饭,以至于饭菜难以下咽。
薛理吃了三天受不了。第四天清晨,薛理去厨房教几个江湖好汉做鸡蛋饼。
几人震惊,异口同声:“薛大人会做饭?”
薛理:“看林掌柜这样做过。几位用心学,待我走后你们可以在城中开个馆子。不过我建议你们交给家人打理。”
其中一位不明白:“这是为何?”
薛理:“几位慷慨仗义,应该有许多朋友。朋友进店吃饭收钱吗?若是不收钱,如何买菜买酒?长此以往,只会血本无归。义不掌财便是如此!”
几人拱手道:“多谢大人提点。”
薛理估计酸菜是常备菜,直言:“明日买些酸菜和鱼!”
翌日,几人买了酸菜和鱼。其中一人刀工尚可,能片出鱼片,分出鱼骨。薛理指点几人用鱼骨煮汤,鱼骨捞出后下酸菜和鱼肉。
因为当地人吃米饭,午饭便是酸菜鱼泡米饭。
又过一日,晌午吃的是红烧肉配米饭,晚上是排骨萝卜汤。
此后几日轮流吃酸菜鱼、酸菜汤煮羊肉、回锅肉和红烧肉以及排骨汤。薛理吃腻了,教他们做香酥鸡。
香酥鸡是他来之前林知了做的。味道很一般,林知了打算练一段时日再交给厨子。
几人做的香酥鸡没有比林知了好多少。由于用油炸过,没吃过几次像样菜肴的几位很是喜欢。
来到庐州薛理才发现此地美食匮乏,还不如临安府。临安府至少把点心和羊肉以及海鲜做出花了。
薛理估计这几道菜能撑起一家饭店,便问几人:“这几菜可以当招牌吗?”
几人连连点头,对薛理道:“大恩不言谢!薛大人——”
薛理:“我的一条命还不值几道菜?”
几人笑着点头,不再客气。
薛理叹气,望着窗外飘洒的雪花:“快了吧?”
几人收起笑容,算算日子,其中一人道:“雨雪天路难行,还要再等几日。”
殊不知此时林知了才收到薛理的信。林知了令瑜丫带着两名伙计亲自送到东宫。
东宫门房还记得三人,三人一到门外就被带去见太子殿下。
太子殿下是做梦也没想到庐州知府敢在官舍动手,更没有想到安分了半辈子的安王并不安分。
此事非同小可,太子立即进宫。
以前皇帝怀疑过安王不如表面安分,一度想把他留在京师。只是这些年他不曾生事,皇帝便对他放松警惕。
因为有过怀疑,皇帝对薛理奏表中提到的疑惑深信不疑,比如他和安王无冤无仇,定是在查案过程中不小心误闯了安王的地方,安王狗急跳墙。皇帝当即令人宣枢密使和刑部尚书。
有道是,兵贵神速!
京师城门关之前,刑部章大人和枢密使带着一队人马南下。
六日后,一行人抵达江南省都督府。
以防出现前朝乱象,如今都督只掌兵,不可干涉地方内政。像包围庐州府衙这类情况,倘若没有朝廷诏令,可视为谋逆。
皇帝令枢密使同行,正是担心刑部指挥不动江南都督。枢密使有调兵之权,又带来皇帝诏令,江南都督自然不敢有半分推脱。
与此同时,皇帝也收到庐州府奏报,薛大人贪杯醉酒,不小心打翻烛台,导致官舍失火死于非命。
枢密使带兵前往庐州府衙之际,庐州知府在府中饮酒作乐。以前他都是去五凤楼。自从朝廷削减公费开支的文书下来,他就把宴会地改在自己府中。
酒过三巡,气氛正酣,知府府邸被层层包围,连只苍蝇都进不去。同时被包围的还有庐州府衙、庐州知府弟弟家和安王府。
大批人马宛如从天而降,庐州知府瞬间酒醒。迫使自己冷静下来之后,他认为朝廷没证据。
先前官舍被烧,庐州知府也吓得不轻。找人详查,查到安王。这几年坊间流传“安王不安”,庐州知府亦有所耳闻。因此庐州知府计划,倘若朝廷来查就推到安王身上。是以庐州知府认为皇帝这么快收到消息定是不只派薛理三人,城中应该还有朝廷的人。
再一想商人一家不值得几路人马明察暗访,那隐匿在城中的人马定是冲着安王来的。
因此庐州知府认为他是被安王连累,便故作不知,向前询问出什么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