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乡看一下他们几人和彼此的奴仆,五斤就够了。可是剩下五斤,林掌柜一家四口也吃不完啊。虽然店里有许多伙计,可人家都是北方人,定是要吃元宵。
几人忙了十几天就决定休息几日,正月底再采购货物拉回南方。他们的原计划是今日去城外转转。因此几人一合计,去找同乡出城赏雪滑冰,顺便告诉他们仁和楼明日卖汤圆。
下午,仁和楼关门前一炷香,上午过来的几位商人告诉林知了,准备二十斤,在东市经营的同乡都过来买汤圆。
林知了哭笑不得地道谢,心说二十斤才赚几个铜板啊。看在人家这么体贴的份上,林知了决定明早她和二嫂带着薛瑜以及林飞奴做汤圆。
可是店里确实没馅料。好在市场上有卖馅料的店,林知了去买三种口味,红豆沙、黑芝麻和花生。
然而她忘了把林飞奴留在店里。
从肉行路口经过,林飞奴要吃猪肉馅的,看到卖糖葫芦的,他还要吃山楂馅,为此还说二嫂喜欢酸甜口。
虽然孕妇可以吃山楂,浅尝几口无妨,可二嫂很小心,无论有没有依据,只要听到“对孩子不好”,她闻都不闻。
坊间有传言,山楂会导致小产。
二嫂肯定知道。林飞奴肯定没有听说过。林知了懒得拆穿他,“包山楂糕还是山楂啊?”
“山楂糕啊!”林飞奴说出来,转向他姐,高兴地又蹦又跳,“你答应了?”
林知了白了他一眼:“鱼儿,你吃什么?”
薛瑜白了一眼林飞奴:“我可不是他!”
林飞奴冷笑:“谁去年做豆角茄子加糖不加盐?自己一身黑,嫌我是乌鸦!”
“不许吵!”林知了瞪弟弟。
林飞奴心里不服,也只敢小声哼哼唧唧。
翌日早上,林飞奴“假传圣旨”,叫厨子准备两斤肉馅,又偷偷拿一斤白糖,说林掌柜吩咐的。
结果除了花生、黑芝麻和豆沙三种馅料,还多了三种,山楂、肉馅和只裹了白糖的汤圆。
林知了包饺子包子习惯了,看到一大碗肉馅没有发现不对。林飞奴又说,他想吃的他自己包,林知了就没管他。
待林知了答应同乡的汤圆包完,林飞奴还在鬼鬼祟祟搓搓搓,林知了后知后觉:“怎么还没包完?这又是什么?”
坐在林飞奴对面的薛瑜说:“白糖啊。”看到她三嫂一头雾水的样子,“你不知道?他说你同意了。还叫我多做点汤圆面。林飞奴,你要死了?”
林飞奴:“包都包了,我肯定能卖完。阿姐,一样给我煮五个,我端出去。肯定有人和我心有灵犀!”
章元朗和林飞奴心有灵犀。
十四一早,章家小厮把章元朗送过来。小章公子吃饱喝足,就去后院找林飞奴。
洗碗工眼中一亮,想起俞管事的那番话,洗碗工只敢说一句:“飞奴和薛大人在巷子里。”
章元朗腿快,到门边才意识到薛大人就是学堂先生挂在嘴边的“薛探花”,本想回去,一看俩人在比划,他忍不住过去:“林飞奴,咱俩比比?”
林飞奴停下,眨了眨眼睛,就看向姐夫,你叫他来的?
薛理:“元朗,你怎么来了?”
“快一个月没见林飞奴了啊。”章元朗到林飞奴身边给他一手肘。林飞奴冲他姐夫伸手。薛理把烧火棍给他。
章元朗见薛理也不进屋:“薛大人,你吃饭了吗?”
薛理无奈地微微摇头:“就在这边玩,不许乱跑!”
章元朗连连点头。
薛理进院。
章元朗不禁轻呼一声:“终于走了。林飞奴,明日是上元节,我听说南方人吃汤圆,汤圆是什么味的?今年还有韭菜鸡蛋馅吗?”
林飞奴:“我还以为你真想我。等会店里收拾干净就把汤圆摆出来。”
“太好了!”为此章元朗还特意拿个小竹篮,小竹篮里放个带盖的汤碗,此刻就在柜台后面,林知了身边放着。
因为那几位要买汤圆的南方商人忘了告诉同乡时间,有人早早过来,林知了不得不提前。
巳时左右,店里收拾干净,林知了和几个伙计往外搬桌子拿汤圆,林飞奴在厨房烧火,叫薛瑜给他煮汤圆。
待汤圆以及包汤圆的纸和秤都摆好,林飞奴和章元朗端着两盆汤圆出去,还有俩伙计给他俩搬椅子和小马扎。
住在附近的坊间百姓出来买菜,见状特意走过来:“林掌柜,你弟弟可真是个招财童子!”发现今天多了一个,“这个也是你弟?”
章元朗大声回答:“是的!”
章府厨娘听到熟悉的声音走过来,看到自家小公子笑的见牙不见眼,顿时决定今日先不认识他。
看热闹的街坊问:“什么馅的?”
章元朗:“我的是花生、芝麻和豆沙。”
街坊转向林飞奴。
林飞奴:“猪肉、山楂和白糖!”
南来北往的客商,吃汤圆吃元宵的全部都朝他看去,脸上写满了震惊。
然而京师太大,什么样的人都有。自然也不缺有钱有闲日子无聊,天天想找点趣事的公子小姐。
林飞奴的话音落下,就有几个闲人走过来,“林掌柜,猪肉、白糖和山楂,每样给我来一斤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