窗边做酱香饼的厨子看得一清二楚:“掌柜的,那俩婆子——”
“只当没看见!我一听她俩说话就知道不好相处。”林知了宽慰道,“我在丹阳开店三年,什么牛鬼神蛇没见过。真像她俩说的那么勤快,不需要老娘出来帮他们找差事。好女不愁嫁。好伙计也一样。今天从东家出来,明天就会被西家聘走!”
食客递给林知了三十文,“林掌柜说的在理。我也是这样想的。别的不说,就你弟弟,我都想请去店里当个招财童子。”忽然想起什么,“小飞奴,这么冷的天学堂还没放假?”
林飞奴:“腊月初七放假。”
“过了腊八节去我店里,我每天给你一百文。不用你做别的,像现在一样在门边帮我招呼一声?”食客道,“我是卖金银首饰的,到年底我送你一个小银锁。”
林飞奴心动:“你的店离这边远吗?”
“不到二里路!”食客到他跟前,“去不去?我不骗小孩。”
林飞奴朝他姐看去。
林知了:“你的骑射书画怎么安排?”
林飞奴对食客摇了摇头:“前几天我嘴快,说我同学的爹娘给他请个丹青先生,我姐夫也要给我请一个。还要把琴和棋也安排上。”
薛瑜闻言忍不住抱怨:“都怪你!以后我也要跟你一起学!”
食客想起他姐夫乃薛探花,怀疑薛理希望妹妹是个才女,小舅子也能和他一样高中进士,“那还是听薛大人的吧。”
林飞奴诧异:“你要不再劝劝我姐?兴许能成呢。”
食客笑着摇摇头出去。
林飞奴瞥一眼她姐:“我又不是君子,为什么要琴棋书画骑射样样精通啊?”
在旁边用饭的食客乐了,“你不想当君子?”
“君子会被道德束缚。我要当小人!”林飞奴握紧拳头,“来一个打一个,来两个我打一双!”
店内的食客都朝他看过去。
林知了瞪弟弟:“不许胡说!”
林飞奴:“阿姐,要是你凶名在外,我不信刚才那俩婆子敢给你甩脸子!”
第147章腊八施粥
说得好像林知了不想凶名在外一样。
林知了不再是乡间小娘子,而是仁和楼的林掌柜,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,都不再代表她自己啊。再说了,开门做生意,哪能一言不合就甩脸子。
今日是来找事做,明日兴许就是店里的食客!
林知了只当自己没听见,改问做酱香饼的厨子还剩多少面。
厨子看看身后桌上的面盆:“还可以做三张饼。”
“忙完就去吃早饭。歇一会儿再和面!”林知了又叫俩采买去用饭,饭后就去买晌午用的食材。
店内食客见林知了不紧不慢地安排上午的活为晌午饭做准备,都忍不住在心里感叹,林掌柜如今愈发游刃有余。
实则林知了不过是做习惯了。
如同翌日五更天在没人呼唤的情况下自己睁开眼一样。
林知了醒来吓一跳,因为她床边站着一人。待林知了看清楚是谁,顿时放松下来,朝他身上锤一下,“这么早起来干什么?”
此人正是薛理。
薛大人叹气:“今日早朝啊。天气太冷,我们先过去,让鱼儿和小鸽子再睡会儿,天亮再来接他们。”
林知了:“你给他俩留两张纸条?”
薛理去书房写字。
林知了穿戴齐整就带着洗漱用品去套车。
原先薛理想让林知了与他共乘。林知了问他去皇宫,回头她怎么回来接弟弟妹妹。薛理无言以对。
清冷的夜晚,薛理走出家门深吸一口气,鼓足勇气上马:“终于明白为什么崇仁坊同这边不过四里路,房价却翻两倍之多!”
林知了锁上门:“别念叨了。”
薛理:“离我们拿下崇仁坊的房子还差多少钱?”
“明年也买不起。除了我们日常花销,你还要给小鸽子交束脩,还要为他和鱼儿请先生,算上你平时用的,你的俸禄和在职补贴差不多正好裹住。我赚的钱都存起来,一年也就两千多贯。”去年这个时候林知了觉得两千多贯能让一家人过得很好。到了京师,这么一笔巨款只能在宣平坊买一处小房子。还是家具用料都再寻常不过的小房子。
薛理感叹:“难怪十官九贪!难怪御史大夫反对削减公费开支。若是以后日日用自己的钱吃吃喝喝,还不贪朝廷的银钱,就只能委屈家人啊。”
林知了坐上毛驴车,薛理提着灯笼走在前面。
此时东市隔壁平康坊的花楼也熄灯休息了,以至于一路上漆黑一片。可以说是一天当中最安静的时刻。
原先林知了觉得她一个人去仁和楼也不是不行。此刻觉得不行!半道上听到身后传来马蹄声,林知了不由得打个哆嗦。
马蹄声慢下来,问是不是薛通明和林掌柜。林知了才意识到自己身体紧绷,一手攥着皮鞭,一手已经拿起放在身边的匕首。
因为对薛理而言时间不早了,是以到仁和楼路口,薛理就同林知了分开,和同僚直奔皇宫。
顶着北风往北行驶,薛理越发怀念梦中当奸佞的日子。因为奸佞参与不参与朝会全在他自己啊。
林知了到仁和楼,厨子们早起了。他们不用出院门,无论切肉还是和面都在厨房,厨房几口锅点着很是温暖,以至于林知了说冷,他们非但无法感同身受,还顺嘴回一句“不冷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