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柜的叹气:“宰辅就不怕他的孙子孙女被胡人斩杀凌辱吗?”
林知了:“一辈子没到过长城的人,如何知道胡人的凶残。即便听兵部尚书提过,也会认为他们为了要军费故意夸大其词!要我说就应该把他们派去关外守城。”
掌柜的赶忙说:“不可!这么自私的人,他能为了苟活跟胡人狼狈为奸!”
“是我忘了他们只知道贪图享乐。”林知了当真忘了,“但愿陛下别犯糊涂。”
掌柜的:“陛下没有处罚薛大人,应当不会犯糊涂。林掌柜,你看看,厨娘伙计穿的鞋都在这里,男女各三款。”
月白、秋香等鲜亮颜色不耐脏,林知了给男伙计选纯黑色的,女子选了青黛色。
薛瑜低声问:“你知道穿多大的啊?”
掌柜的耳朵灵,闻言就说:“回去试穿的时候别沾地,尺寸小了再来同我换。”
林知了估计洗碗工会把鞋送给家人,伙计和厨子可以相互调换,于是可着常见尺寸挑选,随后又叫薛瑜也选一双。
掌柜的:“这边没有小姑娘的尺码。”
薛瑜脸上的笑容凝固。
林知了:“店里有她可以穿的绣花鞋吧?”
掌柜的点头。
林知了叫薛瑜去前店选一双。掌柜的帮她把鞋放车上。
绣花鞋比纯色的鞋贵,薛瑜的一双等于厨娘三双。薛瑜有点不好意思。林知了宽慰她:“你可以去市场买菜,还可以给伙计搭把手,还可以帮我记账,可是月钱还是原先那些。因此你的鞋比他们的贵五倍,也没人说三道四。”
此话令薛瑜放心下来。到店里她也没有故意显摆,而是先把鞋放屋里,然后才帮林知了发鞋。
众人没有想到不年不节,也不是月初和月底,居然也有奖赏,以至于林知了又喊一声“过来挑鞋!”众人才敢相信是真的。
不出林知了所料,有两个洗碗工选大一码的鞋,一个洗碗工选小一码。厨娘疑惑,便问她们鞋不合脚拿来做什么。
选小鞋的洗碗工笑着说:“给我女儿。”
选大码的两位洗碗工一个说给她亲娘,一个说给小姑子,因为她出来做事,小姑子帮她照顾家里,送孩子去学堂。
两个外请的伙计闻言也要换大码鞋,一个要给兄长,一个要给父亲。林知了开口:“不许拿回家!”
洗碗工劝说:“听掌柜的。每月月钱给家里,只留下赏钱,你爹娘兄嫂得了这么多钱,什么样的鞋买不起?”
两名伙计也知道林知了为他们着想,虽然觉得瞒着父母心里有愧,还是听她的话选适合自己尺码的鞋子。
最后剩三双不合脚的,林知了叫采买收起来,下午买菜绕到季家鞋铺调换。
林知了看看天色不早了,叫众人准备营业。
厨子往炖猪大骨的锅里加入酸菜,又往羊肉汤里加酸菜,正是冬至后添的两道菜——酸菜羊肉汤和酸菜炖大骨。
林知了先去店里打开门窗。做饼和做面的厨子紧随其后。
过了一炷香,两张酱香饼出锅,店里热闹起来。
约莫过了三炷香,一楼空了一半,食材也卖的七七八八。
又过一炷香,二楼的客人才陆续下来。
如今天冷,许多女眷不爱出来,三五成群的公子们终于可以霸占楼上包间,也终于可以慢慢吃菜喝酒。
虽然仁和楼没有说书的,也没有弹琴唱曲的,更没有陪酒的,仁和楼的菜和点心也不多,可是有酸有甜,有鱼有鸡,有面有饼。都说众口难调。在仁和楼不存在。是以三五成群,想吃这又想吃那的食客们首选仁和楼。
伙计跟着成群结队的食客下来结账,林知了和往常一样过一下秤就找零。其中一位公子开口:“没多多少,别秤了。林掌柜,你跟我们说句实话呗。”
林知了下意识问:“你们也想知道薛大人为何打当朝宰辅兼御史大夫?”
五人呼吸一滞,惊到无语。
林知了见状意识到她自以为是:“不是这事?”
离她最近的公子率先反应过来,慌忙说:“就是这事!怎么回事啊?御史大夫难道也想陷害太子?”
林知了:“你们想问什么事?”
五人异口同声:“薛大人为何打御史大夫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