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知了指着彩石鲜亮的首饰,对薛瑜说,“这个是你的。你看,首饰盒上有朵花。这个盒子与放银针的木盒用料一样,应该是二嫂的。”说到此不禁感叹,“王家做事细心周到啊。”
薛瑜看着簪、钗、手镯、耳环、项链和臂钏,“都是我的?!”
林知了合上盖递给她:“收好啊。”
薛瑜抱着犹豫片刻就回房。少年见状转身就跑。薛理一把拉住他,少年回头就说:“我就猜到你会后悔!”
“后悔什么?”薛理嘴上这样说,依然把宝剑夺走,“还想抱着它睡?”
少年一脸“难道不可以”的样子望着他。薛理态度强硬:“不可以!送去书房!”
“如果我不呢?”少年试探着问。
薛理挑眉:“你不妨试试!”
少年不敢试,嘀咕着:“去就去。”
薛理把首饰盒盖上,看向林知了:“先去休息?”
林知了拿起首饰和银针:“下次休沐给二哥二嫂送去,顺便看看地里还有多少活。”
走到门外的少年回头看向他姐和姐夫。薛理一句“你也去”。少年高兴地蹦蹦跳跳去书房。薛理见状心脏骤停,担心少年戳着自己,亦或者摔倒磕到宝剑上。
看着他安安稳稳到书房,薛理松了一口气。林知了见状好笑:“都这么大了,还能不知轻重啊。”
“他才九岁。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。可他什么时候受过穷?就是鱼儿,也比村里的小姑娘幼稚。别看她天天说小鸽子幼稚,跟王侍郎家的姑娘比起来,她堪称一张白纸。”薛理说到此不禁感叹,“这才是上下都不如。”
林知了:“近日我听说很多人家都想找宫里出来的大宫女教规矩。仁和楼有九个啊。近朱者赤。鱼儿天天同她们在一起,日久天长,必然可以脱胎换骨。”
“是不是有人找到你面前?”薛理问。
林知了一边回卧室一边点头:“没有明说,就旁敲侧击一二。我说这个店另有东家,很多事其实我做不了主。打听此事的几人就认为仁和楼的太监和宫女还是东宫的人。”
薛理:“他们怎么想的?”
“厨子和伙计吗?”林知了不意外他们不想再为奴为婢,虽说东家轻易不敢打死他们,有东宫这个身份做后盾,也不敢作践他们,可是总要卑躬屈膝。在仁和楼虽然也要笑脸迎人,可是食客敢刁难,他们就可以不予理会,“说不如在仁和楼自在。”
林知了把首饰盒放梳妆台上就上床。
薛理见状有些意外,以为林知了会锁在柜子里小心珍藏。看来她虽爱钱,也没有到为了身外之物就移了本性。
一夜无话。
翌日,薛理和林知了一同起来,驾车拉着她仨去酒店。
到了酒店,薛理带着小鸽子补眠,薛瑜去宫女宿舍睡觉。那里有她的床铺,平日里上午跟采买出去买了菜回来累了就去睡一会。
林知了和往常一样检查食材,看着厨子们做事。
卯时三刻天光大亮,洗碗工来到店里。过了一炷香,众人开始把食材往店里搬,又过了约莫一炷香,仁和楼开门。
众人晚上睡得早,早上三更天起来也不困,一个个都精神饱满,困乏的食客进来就忍不住问他们几时起床。
伙计回答不到三更天。食客震惊,又问他不困吗。伙计回答睡得早自是不困。
昨晚临近子时才歇息的食客听到伙计天黑就睡了,颇有些不敢相信。那个时候最多戌时过半,花街柳巷还没有到最热闹的时候,食客即便不出去也不舍得那么早就寝啊。
食客一脸佩服地接过碗筷煎包找个位子坐下。
没睡醒的食客不止一位,早上多半食客都是一副精神萎靡的样子。不过一顿饭过后,个个都有了精气神。
晌午,店内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,虽然身着常服,可是举手投足之间的气质跟仁和楼格格不入,跟在朝堂之上似的。
林知了的感觉没错,待她从柜台出来就看到慢了几步的王侍郎。王侍郎去林知了家接女儿那晚两人见过。林知了想上前招呼,收到王侍郎的眼神暗示,她叫伙计伺候。
第117章告御状
王侍郎等人不知道二楼多为女眷,毫不犹豫地上二楼,伙计只能跟上。幸好二楼有几个包房,此时还没到饭点,几个包房空着,关起门来也看不出里面是男是女。
伙计从楼上下来就问林知了:“您认识啊?”
“先去点菜。”林知了忍不住问,“点了几个?”
伙计:“六荤六素两个汤,叫我拿主意。汤是不是也一荤一素啊?”
林知了沉吟片刻:“猪肚鸡汤和丝瓜蛋汤。荤菜你拿主意,素菜你记一下,家常豆腐、油焖茄子、干煸豆角、香菇炒青菜、白灼菜心和圣女果炒鸡蛋。”章元朗那次给小鸽子的小番茄就是圣女果那么大,林知了叫厨子管这道菜叫“圣女果炒鸡蛋”。
林知了又叮嘱一句:“不用特意告诉厨子店里来了一群贵人。”
伙计不禁说:“您果然认识他们。是不是大人的上司啊?”
林知了:“不是!别瞎打听!”
伙计小跑去后厨,安排的六个荤菜包括鸡、鱼、羊肉和牛肉,又加一道红烧肉和回锅肉。
伙计和往常一样先送红烧肉和红烧牛腩,另一个伙计送上碗筷,随后又送上酒水以及凉菜猪皮冻。
猪皮冻虽然每天都有,但做多做少全看厨子心情。若是做得少,食客来晚了,那只能抱歉,明日请早。
上菜的伙计是出自东宫的小太监,很清楚权贵不屑食猪肉,所以上菜的时候提一句,晶莹剔透的皮冻是猪皮做的,油亮的红烧肉是猪五花做的。至于吃还是不吃,由他们自己决定。
仁和楼主打猪肉,来到仁和楼用饭,说明已经做好尝鲜的准备,伙计其实没有义务特意提醒。
回锅肉的肉也是提前煮好的,采买切一份递给厨子,接着又切配菜蒜苗。这道菜很快,伙计从店里过来正好出锅。伙计端着带有锅气的肉送过去,依然提醒七位食客这道菜也是猪肉为主。随后又送上另一个厨子做的松鼠鱼。
两个月前的松鼠鱼摆盘称不上好看。厨子一天天熟练,如今的松鼠鱼跟丰庆楼的菜有一比,色香味俱全。
王侍郎请的这些人上过半百,下到而立之年,有人满口牙没了一半,有人喜欢爽脆的食物。然而这些人都不屑食猪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