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日里吃住在店里,赏钱足够他们每月置办衣物,月钱可以全部存起来!
拿到这么多钱,还学了手艺,世上竟然有这么好的事,还被他们摊上?众人激动,其中几人热泪盈眶,担心被取笑,慌忙躲回卧室。
林知了递给薛瑜一千一,就把余下的钱收起来。
薛瑜震惊:“我也有?”
林知了:“你跟洗碗工的月钱一样,她们有你就有。”
薛瑜不敢置信地问:“我一个月这么多,一年——”不禁兴奋地打圈转哇哇叫。
薛二哥看不下去:“看你这点出息!一年到头没有你三哥一个月多!”
“三哥读书的时间比我都大,我跟他比?”薛瑜瞪他一眼,“真看得起我!要比也是跟小鸽子比。”
薛二哥:“你等着吧,小鸽子你也比不过。他身上的劲儿,早晚后来居上!”
薛瑜忍不住反驳:“我俩走的路又不一样,我跟他比什么?你怎么不跟女人比生小孩?”
刘丽娘变脸。林知了朝小姑子背后一巴掌。
薛瑜终于被拍醒,意识到失言:“二嫂,我不是说你,也不是说二哥——就是,二哥话多,你要怪就怪二哥!”
林知了叫她把钱收好,又叫二哥去驾车,拉着薛瑜去接小鸽子。薛瑜不敢跟二哥独处,叫二嫂跟他去,她走回去。
回到家,薛瑜也没敢往刘丽娘跟前凑,而是选择去书房:“林飞奴,我来了!”
林飞奴正把文房四宝摆出来,看到她很是奇怪:“你和我一起练字啊?”
薛瑜:“我要当账房先生,我要有一手好字!”
林飞奴半信半疑,扔给给她一本字帖。
然而薛瑜写了一炷香,如坐针毡。
林飞奴毫不意外:“你要出去吗?”
“我——继续!”薛瑜坐回去,“你可以我就可以!”
可惜她高估了自己。
又过一炷香,薛瑜扔下笔:“我出去透透气,屋里闷热!”
京师昼夜温差大,晌午热,傍晚凉,晚上冷。此刻跟闷热毫无关系!林飞奴欲言又止,感觉说了也是白说。
薛瑜到院里,薛理回来,她本能转身,而身后正好是书房,进去才意识到走错了,应该去厨房。可惜晚了,不想出去撞个正着挨数落,她坐下练字。
薛理到书房门外瞥到他妹有些意外,踱步到厨房,看着切菜的林知了:“小鱼儿闯祸了?”
林知了抬头,“谁说的?”
“她在老老实实练字。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,犯了错或者太阳从西边出来。”薛理朝外西方看一下,“晚霞布满天空,显然太阳是从西边落下。”
林知了不想提,可是薛理的话必然叫二嫂想起下午的事,“她说二哥不会生孩子。”
刘丽娘在灶前烧火:“我没生气。”
薛理找个板凳在门里边坐下:“二嫂,新房那边你看过,我猜到了那边会有好消息。”
刘丽娘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:“我和你二哥也是这样想的。”
薛理:“下次休沐,我和二哥去问问他具体时间。现在钱够了,随时可以过户。若是他犹豫不决想加价,我们就找别的,然后把房子修成他家那样。”
刘丽娘毫无异议。
是以四月十二日早饭后,薛理就和薛二哥出城。
房主的儿子认为一千四少了点,可是地价已经很高,要加只能加房子。他家房子都是寻常材料,不可能再加三五百。房主认为为了一百贯让自己成为言而无信的小人不值得。
房主希望耕读传家,日后难免有家中亦或者族中子弟入仕,以薛理的年龄不出意外正好赶上他身居高位,若是因此认为他家中小辈也是小人,定会弃之不用。
既然还有后来人,就不能把路走窄。面对薛理的询问,房主笑言,下个月这个时候吧。不耽误薛二哥种高粱黄豆。
回去的路上薛二哥犯愁:“二十亩地怎么种啊。黄豆——要种到什么时候啊。”
薛理:“多买两头牛,休沐日我和飞奴过去帮你和二嫂一块种。”
薛二哥奇怪:“牛也会种黄豆?”
薛理糊涂了,二哥说什么呢?忽然想起他母亲种黄豆是拿着锄头一个个挖坑。薛理顿时有些有口难言。
家里的旱地很硬,犁不下去。薛理叹气:“自然是用耧车播种。”
“不是挖个坑埋进去?”二哥好奇,“耧车播种的意思,是怎么播种?”
薛理安慰自己,二哥以前只知道插秧,不知道播种不足为奇,“耧车上有个斗,黄豆倒进去,牛拉着耧车,黄豆会随着车走动掉落下去。”其实他也没有亲自种过,“以后找看起来像农夫的食客聊聊吧。兴许还有意外收获。”
薛二哥顿时不愁了。
到仁和楼,薛理叫二哥下去,借他的小毛驴一用。薛二哥以为他去买文房四宝,有心提醒今日休沐,市场人多,车进不去,然而他弟驾车走远了。
薛二哥摇头:“急性子!”
第107章甜咸粽子
薛理没有去文墨店,而是直奔东宫面见太子,说出他在乡下所见所闻。
太子认为薛理突然而至,若是他此时出城也是临时起意,不必担心算计他的人埋伏在城外,便换上不显眼的劲装,带着十几名禁卫前后出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