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青豆小说>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> 100110(第12页)

100110(第12页)

两个小的早饿了,忍不住问她可以吃了吗。厨子给他俩各盛半碗面,淋半勺汤汁,放半个猪脚。

林知了叫众人去店里用饭。

薛瑜左右看看,没有外人就用手拿着猪脚啃。猪脚又软又糯,她直呼好好吃。然而等她啃到猪的脚指头,薛瑜吃不下去,趁着林知了不注意扔给大花。

厨子把先前切好的一小碟猪杂放林知了面前,林知了推到二哥二嫂面前,她面前的是一碟猪脑,用卤水烫的。林知了认为味道好极了,然而没人信。于是盯上她弟:“猪脑吃过吗?”

五岁以前的小鸽子胆子极小。前几年在丹阳一日比一日厉害。昨天都敢数落薛理,给他甩脸子,自然不怕小小猪脑。

林知了叫他轻轻的,少年轻轻夹一块,嫩滑绵软,好吃啊。

薛瑜见状也夹点,滑腻感让她险些吐了,就一口面才咽下去。

刘丽娘瞥一眼姐弟俩:“亲姐弟!”

“你以为夹枪带棒,我以后就不做了吗?”林知了白了他一眼,“弟弟,过几日再做一次?”

少年点头:“姐夫爱吃吗?我们给姐夫留点。”

林知了微微摇头:“我们不可以拎着食盒回去。今天被街坊看见,是猪脑和猪脚,街坊不会说什么。下次被人远远看见,即便还是这几样,也会传成我把店里的油盐糖往家里带。”

少年皱眉:“长舌妇!”

林知了顺嘴跟伙计和厨子们说一声,薛理部里发的东西月初就拿回来了,至今一点没动。

此话令众人想起六部衙门户部最富有。虽然同级别官员俸禄、补贴钱一样,发的物品种类也一样,但户部的物品是最好的。

若是工部发两斤油,兴许是菜籽油。户部的油定然是芝麻香油。

外请的两个伙计不懂,从东宫出来的这些人不止一次听人提过户部七品小官都富得流油。是以众人相信林知了看不上店里的仨瓜俩枣。

林知了见众人信了她的话,问:“卤味如何?”

儿时吃够了猪下水的宫女点点头,跟她幼时吃到的完全不同。即使是猪肝,也不如她记忆中的猪肝又干又噎。

林知了:“今日买的有点多,放在锅里,明早盛出泡在卤水里可以放到下午。下午把卤味捞出,卤水里的残渣过滤出来,加点水和香料,还可以再卤一锅。”

厨子灵光一闪:“掌柜的,传说中的百年老卤就是这样天天用用了百年,不是一瓶老卤存了百年?”

林知了无语。

刘丽娘好笑:“放一个夏天就臭了!”

厨子又问:“一直这样用,几年后我也可以说我有老卤啊?”

林知了点头。

厨子顿时有些兴奋。

林知了看向满嘴油光的两小只,“吃饱了吗?”

薛瑜:“回去再吃!”

林知了和他们去洗脸洗手。

薛二哥架着小毛驴拉着他俩,林知了和刘丽娘走路回去。

薛瑜还想吃手擀面,到家就和面。以前林知了教过她。小鸽子也没吃饱,找出早上买的菜在院子里洗菜。薛二哥坐在院里看着他俩忙碌。

薛理回到家中就看到他二哥跟监工似的,心说等你和二嫂搬出去,我看你还怎么舒坦。

想到搬出去,临睡前,薛理问林知了要不要他休沐日出城看看。

林知了:“木匠和泥瓦匠今日应该在城外买砖和木材。他们明日过来我再问问吧。”

翌日早饭后,林知了回到后院,在院里和泥的泥瓦匠就告诉林知了,帮她问了他家周围没人卖地。他妻子说闲下来就去村头问问。若是整个村里都没有,就去前后村问问。

林知了见他们把此事放在心上,就宽慰他们不着急。

今日午饭后,薛二哥只买六个猪蹄和一副猪下水。木匠看到了很是稀奇,从屋里出来问:“林掌柜,你们城里人还吃下水?”

林知了:“用香料煮挺好吃。”

木匠满脸不赞同:“有钱买香料不如买一斤羊肉。”

林知了:“天天做羊肉牛肉只是闻着味就够了。”

木匠和泥瓦匠晌午在店里买着吃的。他们看到只是炸蛋就有上百个,想想一个上午炸那么多,确实吃不下去,反倒能理解。

林知了叫二嫂留下,她带着采买和二哥去官家钱庄存钱。

回到店里把所有存票找出来,林知了越看越满意。

四月初,房子装修好,剩了一些木块,林知了叫木匠做几个小方桌,给伙计厨子用。此时泥瓦匠也帮林知了找到一片地和一处房子,在其中一位泥瓦匠岳父的妹妹村里,离城不到十里,京城小官置办的家业。

年初致仕,不舍京师繁花,又想念家乡一草一木,以至于他纠结到如今。

若是贫寒之地,这位小吏为了子孙后代着想也不能回去。怎奈他是姑苏人氏。

看房看地的时间定在四月初六下午。未时左右,薛理用饭。饭毕,薛二哥架着驴车载着薛理和刘丽娘出城,林知了守在店里。

薛理不清楚房主和他一样生长于江南水乡,泥瓦匠也不清楚,毕竟中间隔着几个亲戚。三人到村里见到房主,一开口都惊了,说话的语调偏柔,绝不是北方人。

互相道了籍贯,房主又惊了,没有想到薛理是四年前打马游街的薛探花。

一个诚心买一个诚心卖,一个顾及面子不好坐地起价,一个也不好漫天压价,当日就谈妥——再过一个月地里的麦子收了,房主搬走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刘丽娘的钱不够。

第105章净收入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