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青豆小说>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> 90100(第2页)

90100(第2页)

话虽如此,她怎么保证仁和楼重拾昔日辉煌。魏公公问:“还是卖拉面红烧肉?”

林知了都不知道仁和楼在哪儿,自然没有想好卖什么:“你先前说仁和楼附近还有一家酒楼?不妨先说说那家酒楼何时开门何时关店,主营什么。”

魏公公不知她此话何意,依然据实以告,那家酒楼午时开门,三更天关门。晌午卖酒菜,晚上也是如此,但晚上有艺伎表演,是以热闹非凡。

林知了:“想必这个酒店的菜极为昂贵?”

“先前就是担心抢了仁和楼的生意,凉拌黄瓜都比仁和楼贵三成。”魏公公说起此事就想不明白,“只是中饱私囊也不可能入不敷出啊。他们就没有想过陛下关停仁和楼?”

林知了:“陛下日理万机,若是无人禀报,恐怕早忘了东市还有个仁和楼。”

魏公公:“先不说这些。林娘子,你不能叫我这样回禀殿下啊。”

林知了叫他稍等片刻,随后从室内拿出她写的那些食谱。

上面记录的很多菜和点心,魏公公近日尝过几样,还有一部分菜他闻所未闻,比如回锅肉,比如锅包肉。

林知了胡扯:“这样的食谱我还有一本。不值三成红利?”

魏公公无法反驳。

林知了再加一点:“东宫应当有一些无用之人。我的意思吃闲饭的。太监宫女皆可。厨子和学徒就用他们。他日殿下不想再给我三成红利,只需把人召回就能令仁和楼关门停业!”

魏公公不禁点头。

林知了:“账房可以用殿下的人。正好我懒得看账册。伙计和杂役从民间请。”

魏公公:“林娘子的想法极好,可是你说的这些人几乎都不擅厨艺。你要教很久吧?”

“仁和楼也要装修啊。店里修整,后厨学做菜,届时品尝新菜的人有了,做出的食材也不会浪费。”林知了停顿一下,“先前我就想说,既然平康坊的客人非富即贵,我们就走平民路线。月入五贯的人吃得起,月入十贯可以日日在仁和楼用饭。月入三贯的人每月也舍得吃一到两次。这样一来不会跟平康坊的酒楼抢生意,不会同东市小贩抢生意。也不会跟同样定位的酒店抢生意。”

魏公公想说怎么可能。看到手里的食谱,魏公公懂了,别家酒店卖羊肉,她卖猪肉!贵人不屑吃,坊间百姓必然想尝尝。届时只卖东市客商也可扭亏为盈!

魏公公:“我回去问问?”

林知了:“不破不立!仁和楼顶多百人吧?殿下连百人都不敢得罪,日后又敢做什么呢?”其实她想说如何推行新政。碍于当今陛下健在,只能这样含糊其辞。

魏公公被林知了的这句话说动了,食谱给她就起身告辞。

两人声音不大,都担心隔墙有耳,以至于薛二哥趴在门后也没听清楚他俩聊什么。魏公公走后,薛二哥出来就问他来做什么。

林知了和盘托出。

刘丽娘没等她说完就皱眉:“那个仁和楼是官家办的,想必很大。你能管好吗?要我看,不如还跟以前一样租几间店面赚点小钱。”

薛瑜赞同。

林知了:“东宫盯上我,我拒绝太子自己开店?二嫂,别人想攀上东宫都不知道找谁,如今东宫主动给出台阶,我不趁机接下,不说东宫会认为我眼皮子浅,日后殿下还会重用相公吗?”

薛二哥懊恼:“我怎么忘了,魏公公之所以认识你,正是三弟的缘故。殿下知道你擅厨艺,估计也是听三弟或者魏公公说的。”

林知了:“二嫂,你和二哥先帮我一段时间。期间你和二哥出城找房子和荒地。一旦找到就拿下。日后二哥看诊,你带着两房家奴做甜面酱和二八酱。你看行吗?若是钱不够,我借给你。但是我现在没钱啊。我存的钱都买房了。”

刘丽娘不禁问:“这个房子是买的?”

林知了点头:“连我祖父给小鸽子的钱都被我用了。现在我全身上下拿不出十两银子!”

刘丽娘看向薛二哥,叫他拿主意。

薛二哥:“到乡下买地是不是就能转成农户?”

林知了提醒:“你忘了啊,官员家属不能经商。你说你是户部员外郎兄长,不能再经商,官府立马给你改成农户。”

薛二哥恍然大悟:“我怎么又忘了,今时不同往日!”

第92章查抄仁和楼

林知了拥有两本食谱只要三成分红,对太子而言她很有自知之明,毕竟她一没人手,其次也没钱装修仁和楼,更没有钱遣散仁和楼所有人。

太子思索片刻令魏公公去户部找薛理。

薛理骤然听到太子想动仁和楼很是意外。

五年前的仁和楼不说门庭若市,也足矣称得上热闹。如今的仁和楼就是厨师伙计们的饭堂。

薛理起初有些纳闷是不是因为东市酒楼太多,导致仁和楼没生意。有一回跟同僚办差再次经过仁和楼,薛理随口问出心底疑惑。同僚给他个“不可言说”的眼神。

薛理便认为酒楼管事是皇帝心腹动不得。

现在看来并非如此。

古人云:兵贵神速!

薛理担心走露了风声到了仁和楼连门都进不去,是以魏公公前脚离开,后脚他就带人直扑仁和楼。

到了仁和楼二话不说把所有账目搬走。

掌柜的起初很怕,因为薛理到京师不足仨月,先前在东宫,后来在户部,手里没钱从不出来用饭,掌柜的不认识他,看其年龄以及盛气凌人的样子误以为是哪个皇亲国戚。得知薛理是六品小官,再想想京中也没有姓薛的贵人,他瞬间换了副面孔,神情倨傲地叫他把账目放下。

薛理充耳不闻,带着同僚离开。

抵达户部薛理就把账本分发下去。

户部郎中见过魏公公,看出太子要办仁和楼。他认为陛下不会因此同太子动怒,太子又不是要动日进斗金的丰庆楼。此事呈到御前,陛下兴许都不会正眼看一下就抬抬手交给太子。是以郎中无需担心查抄了仁和楼会惹得陛下不快,便问薛理要不要帮忙。

薛理梦中忙着弄权,如今到户部不足两个月,看得懂账目但是有些吃力,有人帮忙他自是求之不得。

仁和楼前几年的账做得很用心。然而这两年得意忘形,近几个月的账目堪称一团乱麻,薛理个门外汉也能一眼看出总账和支出对不上。是以半个时辰,薛理和同僚就挑出一摞经不起推敲的账目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