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个有心人不高兴,担心再不问薛理就出来了,直接问小鸽子会不会做拉面。邻居又想打断,小鸽子摇头。邻居松了一口气,听到小鸽子问:“你要学吗?可是你年龄大了,还是个男的。我阿姐要教女的。”
邻居差点一口气没上来:“你说什么?小鸽子,再说一遍!”
小鸽子:“阿姐要收两个女徒弟啊。”
这话不是薛理教的,林知了跟刘丽娘聊到“还差两人,就从村里找两个姑娘吧”的时候被小崽子听见了。
邻居有个女儿,不禁问:“有没有什么要求?”
小鸽子不知道:“要比我大吧?”
邻居噎了一下,不是废话吗,就他的小手怎么和面啊。
恰好这个时候薛理拎着包从屋里出来,邻居叫他过来。薛理见状就猜到小舅子已经完成他交代的任务。
到跟前小孩冲薛理眨眨眼,薛理顿时知道邻居要问什么。果然,邻居找他打听收徒的事。
薛理:“我娘子想着申时一刻教徒弟,教一个时辰,一期是一个月,一个月五百文。不过她只负责教。一个月能不能学会,学会了能不能赚钱,都是你们自己的事。”
那位有心人问:“只教拉面?”
“还有一种很像生煎馒头,再有一个面做的糕,我吃着跟米糕几乎一样。”薛理绝口不提鸡蛋糕香软,水煎包底壳金黄酥脆,肉馅鲜香浓郁。
第62章鸡蛋糕
只教一个月,不包教会,还收五百文,找小鸽子打听拉面的那位村民就嫌林知了收费高,他认为只教三样三百文足矣。
然而有人不这样认为。
林知了的拉面卖了大半年依然没被村民做出来,薛家东边这位邻居就猜面里加了别的,闻言瞬时意识到有机会学秘方:“我女儿可以吗?”
薛理提醒她街上不太平。
邻居:“我送她过去。不就一个月吗?”
薛理颔首:“是一个月。小鸽子,走了。”
小鸽子向邻居告辞。
邻居叫住薛理:“什么时候?”
“人齐了就开始。若是这个月十五开始,就是下个月十五结束。”薛理说完带着小鸽子回城。
晚上,此事在村里掀起轩然大波。
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想学拉面,然而一听要出五百文,哪怕去城里打五天零工就能赚回来,依然有很多村民认为不值。
周嫂子认为值得。
很多匠人收徒都是先叫徒弟给他干一两年活,即便如此也不舍得倾囊相授,还要求徒弟待他要像父亲一样孝敬,一旦徒弟没有做到,就会被骂欺师灭祖。
银货两讫极好!
翌日下午,周嫂子去给林知了送菜,问林知了她可不可以学。
林知了:“你有时间就可以。我看如今天黑的早,准备提到申时前一刻。”
周嫂子还没跟她相公聊过此事,“回头我去地里看看什么时候收稻子。”
林知了把这事忘了:“你尽快决定吧。”
周嫂子明白她的意思,早点决定早点开始。
回到村里周嫂子就问经常跟她一起上山洗衣的吴氏和郑氏要不要学。郑氏提醒周嫂子,林知了只差两个学徒,她们三个过去不是叫人为难吗。
吴氏就说林知了不会跟钱过不去。再说,十个是教,二十个也是教。随即叫周嫂子明日过去问问。
翌日,林知了给周嫂子回复,多一两个也无妨。
第二天上午,薛二哥去刘家告诉他岳母,林知了同意了,一个人五百文束脩,初五开始。她们不去也会照常开始,只因除了她们还有别人。
初四上午,刘母和大儿媳妇过来询问林知了一次教几人。林知了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十人!”
刘母算明白了就不禁惊呼:“一个月五贯?!”
林知了点头,很是不客气地说:“想学就学,不想学我们也不会强迫。您老自己决定。”
语气强硬,态度不好,刘母面色不快,林知了只当没看见。她把肉拿出来就请二嫂送客。
平时林知了不是这样,她待谁都很和气。刘丽娘认为林知了心疼她,故意借机刁难她娘。刘丽娘心里感动,又怕被她娘看出来,装出为难的样子送她娘出去。
刘丽娘的嫂子到巷口就问她可不可以先学后交钱。
饶是刘丽娘想过她嫂子不想出钱,也没想到她只能想出小鸽子都不信的招数,“大嫂,不是我收钱。谁把钱给我弟妹,她允许谁进店。”
刘母:“她分你多少?”
刘丽娘:“可以一文不给。我只会做拉面。我弟妹会做拉面,也会做另外两样。娘,不是她请我教徒弟,而是我请她给咱家留两个名额。”
此话叫刘丽娘的嫂子想起她原先不会做拉面。连刘丽娘的手艺都是林知了教的,这个学费自然是归林知了。
她大嫂便对她说回去跟爹商量商量。
午时,竹林酒家的伙计过来拿红烧肉,林知了问他要不要学做有十八个褶的生煎馒头,为期一个月,只收五百,每天下午学一个时辰。
这位伙计回去把此事告诉刘掌柜,竹林酒家忙过饭点,刘掌柜就跑来,进门就说林知了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