伙计下意识说:“不用。”抬眼看到她端的东西,“凉皮?!”
林知了有点奇怪:“又不是没见过,这么惊讶干什么?”
伙计:“你店里也开始卖凉皮?”
林知了:“天热了喜欢吃面的人少了。”
伙计不禁说:“还以为你教会了你大嫂,你就不卖了呢。”
在伙计身后的薛二哥一脸疑惑。林知了眉头一挑,不动声色地问:“你怎么知道我大嫂会做凉皮是我教的?”
伙计不假思索地说:“你大嫂自己说的。”
薛二哥想说什么,林知了嘴快没给他机会:“最近你见过她?”
伙计:“你不知道?”
林知了朝左右看一下:“相公和我弟弟都不在家,店里人手不够忙不过来,这个月还没回去过。”
伙计听掌柜的说过,袁公子等人这几日在临安府参加院试,但愿袁公子能考上,只因一旦他考上,袁家定会大宴宾客。如今天热,袁家人不想自己准备就要去酒店。环境清幽又配得上袁家身份的酒店唯有“竹林深处”。
期间刘掌柜提过一句,也不知道薛探花去不去。
伙计怀疑薛理把小鸽子带过去是为了掩人耳目——日后被故意找茬的人问起,薛理大可说成领小舅子出去长长见识。
伙计因此毫不怀疑林知了的说辞:“你大嫂是前几天去的,每天带十份凉皮,跟你之前一样。这事她跟你说过吧?”
林知了半真半假地说:“大嫂说过要给孩子攒点钱。我以为会等孩子再大点,天气再热点,下个月再去。我大嫂的凉皮好卖吗?”
伙计点头:“只有十份,一会就卖完。林娘子,不能跟你聊了,客人该等急了。”
林知了:“慢点,路上人多。”
正值饭点伙计可不敢惹事耽误事,点点头就急匆匆出去。
刘丽娘端着琬出来:“这伙计什么意思?”先前端着两个碗正要出来,险些被伙计的话惊得把琬扔出去。她这么一停顿就听到林知了胡扯,便耐着性子看看伙计怎么答。
林知了:“还不明白?我们做的凉皮被大嫂做出来,大嫂打着我的名义去刘掌柜店里卖凉皮。”
刘丽娘:“我知道是这意思。可是,她,怎么会?你真教过她?”
林知了白了她一眼,递给薛瑜一碗凉皮:“你忘了除了我们还有谁知道怎么做的?”
薛瑜:“娘?!”
林知了点头。
刘丽娘气得就想骂人,看到薛二哥和薛瑜神色复杂,意识到她婆婆是他俩的亲娘:“她怎么能不跟我们说一声就教大嫂做凉皮。”
林知了坐下,用薛母的口气说:“什么你你我我,都是一家人啊。”
刘丽娘意识到她的样子不对劲,“你都不生气?”
林知了:“大嫂撺掇婆婆来咱们店里帮忙,我就想过她想偷师。也跟你和二哥说过。她的愿望落空就在二哥面前挑拨离间。二哥没理她,她要是因此放弃就不是我认识的陈文君。我想到她会继续撺掇婆婆,但没想到她用这一招。有点意外,也在意料之中。”
刘丽娘:“那我们怎么办?这女人我算看明白了,坏得很。她带着孩子忙不过来,不能进城跟我们抢生意,说不定会叫二婶做凉皮,兴许就去巷口斜对面的酒店卖,故意给我们添堵。”
薛二哥:“对她有什么好处?”
刘丽娘:“能给我们添堵还不够?二婶要能给我们添堵,不赚钱她也干。”
林知了不禁说:“看来我还是打轻了。”
刘丽娘呼吸一顿,不敢再抱怨,担心挑起她的怒火:“你可不能下死手!为了个老虔婆不值得!大不了,我们少赚点。”
薛二哥和薛瑜闻言也不敢在心里埋怨母亲,赶忙劝林知了消消火,就是没有大嫂,凉皮这么简单,早晚也会被人做出来。
林知了:“我就是随口一说。你们放心,回头她到门口挑衅我都不碰她。”
几人松了一口气。
刘丽娘劝她先吃凉皮,这两日薛理该回来了,等他回来再想办法。
林知了心里有主意,不过当务之急是先把今天的东西卖出去。
虽然食客不知道店里有凉皮,可是看到凉皮加菜满满一碟,还送一碗骨头汤——没有豆腐和干笋,来到店里犹犹豫豫不想吃东西,想去街上买一份凉菜的食客留下来要一碗凉皮。
帮食客买红烧肉的伙计看到有凉皮,回去就问客人吃不吃。伙计先后来了两次买走七碗,期间被从门外路过的街坊看见,街坊进来尝尝鲜,林知了准备的凉皮卖的一干二净。
午饭后,林知了和薛二哥上街,俩人先买一个小磨盘,请人送到家里,随后去买芝麻和花生。
回到家中林知了就洗花生粒和芝麻,薛二哥把磨洗刷干净,林知了和刘丽娘分别把花生和芝麻炒熟,随后他们四人轮流磨一盆二八酱。
薛二哥甩着手感叹:“真累!”
林知了:“这一盆酱能用半个月。要不是找人定做太贵,我就找人做了。要想便宜就要同意人家把这个酱卖给别人。”
刘丽娘:“这个酱能做什么?”
林知了:“二嫂,晚上吃面还是吃米?”
刘丽娘搅得胳膊酸痛不想和面:“吃米!”
林知了淘米,薛瑜去烧火,随后林知了洗豆角和黄瓜,这两样是买芝麻的时候买的,由于市面上少比较贵,所以先前凉面里头没放黄瓜,只放了焯熟的绿豆芽。
林知了挖一勺二八酱用温开水解开,加少量盐——先前加过盐和油,倒入焯熟的豆角和切成丝的黄瓜以及剩的豆芽上面,又把晌午剩的酱汁倒进去,搅拌均匀就叫刘丽娘尝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