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青豆小说>哑舍6 > 第三章 影繁塔(第5页)

第三章 影繁塔(第5页)

老板的脚步很慢,有时停下来看看左右两边的佛龛,但都停留不到一息的时间就继续往前,直到甬道的前方隐隐传来些许光亮,才停下了脚步。

在若干被封死的佛龛之中,出现了一个形如偃月的半月形厅堂。这间厅堂不算很大,在半月形最凸出的弧形地方摆放着一个贴合厅堂形状的曲足香案,上面燃着一盏白釉堆塑云纹灯。之前在甬道中所看到的光亮,就是由这盏灯散发出来的。

而在曲足香案前,正有一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在来回他穿金素色圆领糊袍,腰间来金玉带,头就进德冠,身材略群,腰间的鱼袋正随着他的步伐上下跳动。这名中年男子在转身的那一荆那,用眼角余光警见了站在厅堂外的老板,惊讶地挑了挑眉,随即漾出了笑容。

“哎呀,莫怪老夫怠慢,实在是这影繁塔之中少有访客到来。”那中年男子笑盈盈地迎了上来,他面目慈祥,脸带微笑,令人一见就生出亲近之意,他一边说着,一边用手向内做欢迎状,“小兄弟怕是误入此地吧?老夫煮的阳羡紫笋时间正好,不如进来一叙?”

这中年男子举手投足之间虽然透着亲和,但实际上暗含威严,应是久居高位之人。这番话说完,见老板依然在门外纹丝未动,他便加重了语气,“这阳羡紫笋茶是陆羽陆先生亲评的芳香冠世,小兄弟不进来一尝吗?

“呵呵,小兄弟不会是不信任老夫吧?看小兄弟服饰发型,外间应又过了数百年矣。”

“小兄弟可知老夫为何在此地?

“此乃影繁塔,繁塔的地宫所在。小兄弟可知繁塔是何时所建?

“是宋开宝年间起建,一直到淳化年间才建成。而这两个年号,前者属于宋太祖,后者属于宋太宗。“赵光义烛影斧声杀死了赵匡胤,又假托金匮之盟继承了兄长的皇位。而赵匡胤仅剩的两个儿子,一个被赵光义训斥后自杀而死,一个忽然暴病而亡,一个死的时候28岁,另一个才23岁。要说没什么内情,谁都不信。

“这座繁塔最初确是民间募集而建,但到了赵光义登上皇位时也不过是建成了一座塔基。后来繁塔的建造飞快,只因这繁塔后期靠的几乎全是赵匡胤后人捐赠。

“这繁塔的地宫之内,封存的都是赵匡胤南征北战平天下所得的金银财宝。赵光义虽知晓此事,但繁塔乃佛门圣地,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。况且财宝是死的,只要他皇位稳妥,这繁塔也不足为惧。”

“可惜这世事无常,谁又能知赵光义虽篡夺了赵匡胤之位,可到了南宋,除了赵构和赵男之外,其他皇帝又都是赵匡胤的血脉了呢?兜兜转转,因果轮回。可借南宋已失汴京,即便赵匡胤的后人知晓这繁塔之下埋有富可敌国的宝藏,也无法开启。”

“后来,这传言在千百年间曲折流传,逐渐失去真意。到了明朝年间,那朱元璋也只知晓繁塔与王气有关,钟平了四层塔,却不知这繁塔地宫里埋藏的秘密。

“而老失我在这里守了一千多年,终于见到了有缘人。”

中年男子慷概激昂地说完,自觉十分引人入胜,却发现站在厅堂外面的年轻人连神情都丝毫未变。他收起了笑容,用更具诱惑力的语气反问道:“小兄弟,这宋太祖的宝藏,你就一点儿都不心动吗?”

老板定定地看了这中年男子片刻,终于抬腿向厅堂的方向走了一步。但他真的只是走了一步:在中年男子期盼的目光中,停在了厅堂和甬道的分隔线外。

中年男子几乎都要维持不住脸上的表情,唇边的肌肉不自觉地颤料着。他到底哪里露了馅?

中年男子还抱有最后一丝希望,打算再游说一番,但对面的人却先于他开了口:“我就站在这厅堂之外,却未闻到一丝茶香。”

“呵呵,可能是那阳羡紫笋的茶香不甚浓郁。”中年男子调整了表情,微微一笑。

“你自称是守护地宫的守护者,却直呼宋太祖大名,毫无尊敬之意。”

“那已是千年之前,皇帝如何?乞丐如何?不都一样是过眼云烟。”中年男子慨然一叹。

见这年轻人停顿了一下,中年男子以为说服了对方,喜意还未爬上眉梢,就被对方的下一句话彻底打散。

“一个唐朝之人知道宋朝之事,也是难得。”

“你…”中年男子震惊得睁大双目,掩饰性地摸着胡须,打算强辩。

“这厅堂里的家具摆设宽大厚重、富贵华丽,都是唐时的风格。那月牙凳、曲足香案,都是有唐代特色的家具。这些都还可以说你是喜好古董,甚至连阳羡紫笋是唐朝的贡茶,也可以说你是喜大唐古风。但也许你就是不知道宋朝流行的家具摆设和宋朝风靡的茶叶品种。"

“我猜得对否?李林甫李大人?”

中年男子神情一僵,随即眉宇间开始酝酿风暴。

“李大人那番说辞编得倒是巧妙,只是宋太祖时期,刚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,宋朝皇族自宋太祖起就勤俭修身,皇陵穷得连盗墓贼都懒得光顾。你若说这是宋徽宗藏下的宝藏,我或许还会相信一二。宋太祖?他穷得很。”老板风轻云淡地说道。

至于他是怎么猜到这中年男子身份的,这厅童里的布置、对方身上的朝服颜色,再加上有资格在这影繁塔里的唐朝宰相,也就是李林甫了。

李林甫面沉如水地沉默了半响,露出阴例侧的笑容,嗤笑道喷,真是稀客,影繁塔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来新人了呢”

老板垂下眼帘,用手拂了拂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。

塔,最初是供奉佛骨、佛像、佛经等物之处,慢慢地就有了镇压之意。白蛇传的传说中,白蛇便被压在了雷峰塔下,永世不得超生。而影繁塔里,镇压的都是有怨念的古董。在很久很久之前,时间已不可考,这里曾经称之为影狱。本来此地是建有一座繁台,而后起了一座繁塔,地下的影狱便被称之为影繁塔。

老板也没有进过影繁塔,每次送古董来此,都是在特定的时间把古董放在繁塔的影子里即可。他也一直尽量少来此地,因为开封一地对他来说有无法言说的罪恶感。

当年秦统一六国时,他给王离的锦囊妙计便是水淹大梁,因此计而死伤的无数士兵平民,都是他身负的罪孽。尽管当年立场不同,屠刀最终也不是他所挥下的,但负罪感依旧不可磨灭。

纵使没来过影繁塔,但他也略知一二。在这影繁塔甬道两边的每个佛龛里,都封印着一个身缠怨念的古董,其中有追随着名将饱饮过千万人鲜血的利刃、在刽子手手中砍过无数人的鬼头刀、存放过人彘的噬血瓮等等等等。这些古董们虽不是原罪,但也被千万冤魂缠绕,早已不能和普通的古董相提并论,若是流传到普通人手中,终会引起大祸。

影繁塔除了封印这些古董外,间或也会有大奸大恶之人的灵魂被封印其中。

老板不知道面前这位李林甫是历史上的那一位,还是对方生前佩带的某种物品所幻化出的,但看其能把看守的罗汉化为虚无,甚至还能知道唐朝之后所发生的事情,就不愧为把盛世大唐一手颠覆的男人。

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,把持朝政十九年。

他善于揣摩唐玄宗的喜好,迎合上意,排除异已,上能干预太子废立,下能营私舞弊把控朝臣升迁,表面上对人亲和友爱,私底下却暗藏杀机,口蜜腹创一词便源自其身。因自身才疏学浅,连字都会认错,却并不反思自省,反而生怕旁人超越自己,所以他堆庸才是用,对能吏构陷迫害,朝廷风气日益腐败,最丝导致安史之乱,原本繁华遮世的大唐一鳜不振,长安失陷,官室焚烧,黄河一带分崩离析,千万人流离失所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若论十大并臣,这李林甫绝对榜上有名。所以这人被封印在影繁塔之中,倒也不足为奇。老板微徽磨了整眉。

这李林甫千方百计地想要骗他走进佛龛,也是因为这影繁塔看似是密不可破的监牢,但递离的方法也很简单—只要有人愿意以身替之,便可从其中解脱而出。

可惜这个方法看似简单,但每个被封印进影繁塔的古董或灵魂都会直接被封印在佛龛之中,并没有办法随意走动,而普通人又极少误入此绝,所以这只不过是一个空头支票罢了。

老板最后看了一眼站在厅堂中满身绝望的中年男子,毫不留情地转身禽去。

“年轻人,这是最底下一层的影繁塔哦!”李林甫锲而不舍地呼唤着。只要这人留下来,他藏有机会说服他走进厅堂!

老板依旧不疾不徐地往前走着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