剖白
魏邕离去後,裴玄度让丘于分别发了三封密信,又让谢祖亮进宫觐见。
“什麽!皇上您要御驾亲征!这,这不可啊,瑞王虽来势汹汹,可不止于此。”谢祖亮听了皇上的话,第一反应便是阻止,君子不立于危墙,何况是天子!
裴玄度却早有决断,他不容反驳的道:“谢卿听我说,瑞王打的是“亲君侧”的名号,我如御驾亲征,他所谓的“亲君侧”就成了笑话,天下人谁还会相信他。”
见谢祖亮开始思考,裴玄度继续道:“若是想尽早结束这一切,唯有朕和瑞王决一死战,而只有朕才能联合三路大军,共同向瑞王发起最後的进攻,这样战火才能早日停息,百姓才能早日重回太平。”
“可是……”谢祖亮还是觉得皇上亲征是下下策。
裴玄度不会再允许前世的事情发生,前世就是因为大臣犹豫阻拦,他在瑞王举兵後的第三年才亲征,已经延误了很多战机。
这一世,要尽早结束战争,他不能给瑞王任何一点机会,一开始就应该重拳出击,况且,这一次,瑞王所依仗的,全都在他的掌控下,他有自信,这一次可以提前结束这场战争。
因此他道:“谢大人不必再劝,真心意已决,况且,朕已经安排好,这一仗,必在两年内结束!”
裴玄度走到谢祖亮面前,“谢卿,朕离开京城後,京城事宜就交由你和武安侯负责。”
这一刻,看着年轻帝王不容置喙的果决眼神,谢祖亮终于明白,皇上为何会将贵妃和皇子公主藏在宫外,又为何会在这样的时候,将他们接回宫中。
谢祖亮跪在地上,扣首,“皇上良苦用心,为江山社稷御驾亲征,思虑周全,臣,定不辱使命!盼皇上早日平定战乱,凯旋归来,还天下黎明长治久安!”
裴玄度满意,谢祖亮不愧是懂他之人,很快就明白他此时将秦玉君母子三人接进宫的用意。
只听谢祖亮问:“敢问贵妃何许人也?”
“国子监丞秦合之女,武安侯义女,秦玉君。”
谢祖亮心中有底,他道:“既然皇上已经有成算,老臣便不再多言,瑞王举兵谋反,这个关头,人心浮躁,皇上举办封妃大典,公布皇嗣的确有利稳定局势。”他很快调整了心态,跟上了帝王的思路。
裴玄度满意一笑,“还有一事,朕要托付于你。”
帝王负手而立,声音威严而庄重:“若朕出了事,我会将立贵妃之子为太子的圣旨,放在宣政殿牌匾後,到时,谢祖亮,我要你全力辅佐太子登上皇位,稳定局势,永远效忠我儿和贵妃!”
谢祖亮本以为皇上御驾亲征已经够令人心惊,如今皇上这话里是托孤之意。
谢祖亮心中又是对皇上如此信任他的感动,又是对皇上部署周密的钦佩。
他跪下,“臣领旨!定不辱使命,一生效忠皇上,效忠殿下和贵妃!”
瑞王谋反的消息一传来,皇上就宣布要封贵妃的消息,京城百姓,一边是战战兢兢,担心战火是否会波及京城。
一边是觉得皇上了在这个档口居然要封妃,还宣布贵妃娘娘生下双胎,还是一个公主和一个皇子。
又觉得这次的战事,想来皇上胸有成竹,否则怎麽会在这个时候接贵妃入宫。
而秦玉君得知的安排,更是坐立难安,上一世,皇上的确御驾亲征,可是没有那麽早,而是在和瑞王正事开站後的三年。
那时,朝廷大军节节败退,皇上为了鼓舞士气,决定御驾亲征。
果然,御驾亲征後,朝廷扭转颓势,用了四年时间,一路将瑞王逼退到驰河。
这一世,很多事情都变了,可是有些事情依然没变。
而这个时候,皇上却要接他们入宫,还要封自己为贵妃,入宫,她从未想过!
这日,裴玄度安排好一切,来到山间小院,封妃大典就在三日後,他是来送她道武安侯府准备入宫的。
秦玉君好不容易等来裴玄度,她跪在他面前,“皇上,还请收回成命,我一个和离过的妇人,如何能进宫做娘娘,两个孩子他们……”
裴玄度面色难看,她一直在拒绝他!
“你起来。”裴玄度拉起了地上的秦玉君,“决定无法更改,两个孩子还小,难道你忍心将他们留在皇宫,万一出点意外,你这个当娘的忍心吗?”
“可就算是这样,也不一定要封我为贵妃,我可以以其他身份入宫照顾孩子,等到孩子长大我再……”
裴玄度气极,“难道,你要我们的孩子没有母亲,你要他们将自己亲身娘亲当做下人,还是要他们明明娘亲就在眼前,却不能光明正大的唤自己娘亲!”
“我……”秦玉君无话可说,因为她就是这样想的。
“秦玉君你休想离开,这辈子,从我们两个第一次牵扯开始,我们的命运个就已经分不开,何况你生下岁奴和安奴,那就更不可能远离朕,远离我们的孩子!”
见秦玉君瘫倒在地,裴玄度终究不忍,半扶半抱的将她扶起来。
“岁奴和安奴需要你,何况朕就要御驾亲征,若朕有个三长两短,这天下,就只有你能护着岁奴和安奴。”
裴玄度知道他卑鄙,可是他无论如何不能放开他,卑鄙就卑鄙吧。
“我要你陪着两个孩子替我看着他们,看着咱们的孩子,守着朕辛苦打下的江山。”
裴玄度循循善诱,天下间有谁能够拒绝这无上的权势面前,也只有眼前的女子了,就是如此,他才更要将她留下,为了孩子,也是为了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