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青豆小说>诗词一万首 > 第603章 萧衍莫愁歌(第1页)

第603章 萧衍莫愁歌(第1页)

莫愁歌

萧衍

河中之水向东流,洛阳女儿名莫愁。

莫愁十三能织绮,十四采桑南陌头。

十五嫁为卢家妇,十六生儿字阿侯。

卢家兰室桂为梁,中有郁金苏合香。

头上金钗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。

珊瑚挂镜烂生光,平头奴子提履箱。

人生富贵何所望,恨不嫁与东家王。

……

赏析:

《莫愁歌》是梁武帝萧衍创作的一乐府诗,以细腻笔触描绘了洛阳女子莫愁的一生,展现其富贵生活,也透露出她内心复杂情感。

一、叙事清晰,铺陈人生轨迹

诗开篇“河中之水向东流,洛阳女儿名莫愁”,以河水东流起兴,引出主角莫愁,给人以时光流转之感。随后,诗人按时间顺序讲述莫愁生平,“十三能织绮,十四采桑南陌头”,展现她年少时勤劳灵巧,掌握织绮、采桑等技能,体现普通百姓家女儿的成长。“十五嫁为卢家妇,十六生儿字阿侯”,莫愁迅步入婚姻生子阶段,人生轨迹看似顺遂。

二、渲染奢华,刻画富贵生活

诗中大量笔墨描绘莫愁婚后的富贵生活。“卢家兰室桂为梁,中有郁金苏合香”,住房用兰桂为材料,室内弥漫郁金、苏合等香料香气,从建筑材料与香料渲染居住环境的高雅奢华。“头上金钗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”,莫愁头上金钗众多,脚下丝履花纹精美,以服饰细节突出其生活优渥。“珊瑚挂镜烂生光,平头奴子提履箱”,家中挂镜旁装饰珊瑚,光彩夺目,还有奴仆伺候,全方位展现卢家富贵,使莫愁物质生活达到极致。

三、情感暗藏,引无尽遐想

在描绘莫愁富贵生活后,笔锋一转“人生富贵何所望,恨不嫁与东家王”。莫愁虽身处富贵之家,物质富足,却流露出遗憾,后悔未嫁东家王。东家王身份不明,可能是莫愁年少心仪之人,此句揭示莫愁内心对真挚爱情的渴望。这种情感与前文富贵生活形成鲜明对比,让人思考财富与爱情在人生中的价值,增添诗歌深度与韵味,引读者对莫愁复杂内心世界的无尽遐想。

四、艺术特色

语言质朴明快:整诗语言通俗易懂,简洁直白,以近乎口语化的表述叙事抒情,易于理解与传唱,符合乐府诗面向大众的特点,让读者能迅走进莫愁的故事。

对比手法巧妙:诗中将莫愁婚前平凡生活与婚后富贵生活相对比,又把富贵生活与她内心对爱情的遗憾相对比。前一组对比突出命运变化,后一组对比深化主题,展现人生难以两全的无奈,增强诗歌感染力与表现力。

白描手法运用:诗人通过简洁勾勒,如“十三能织绮,十四采桑南陌头”“头上金钗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”等,生动展现莫愁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,寥寥数语便使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跃然纸上,使诗歌富有画面感。

整诗以质朴的语言、巧妙的对比和生动的白描,通过莫愁的故事,反映出人生难以两全的无奈,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。

……

解析:

河中之水向东流,洛阳女儿名莫愁

-解析:开篇以“河中之水向东流”起兴,借河水奔腾不息向东流淌的景象,营造出一种时光悠悠、岁月流转的氛围,为引出主人公莫愁做铺垫。水的流动也暗示着莫愁人生轨迹的展开。“洛阳女儿名莫愁”,直接点出主人公是来自洛阳的女子,名为莫愁,简洁明了地介绍了主角,引读者对这位名为“莫愁”女子的好奇。

莫愁十三能织绮,十四采桑南陌头

-解析:此句描述莫愁年少时的情形。“十三能织绮”,表明莫愁在十三岁时就已经掌握了织绮的手艺。织绮是古代较为复杂且需要技巧的纺织工作,体现出莫愁心灵手巧,具备生活技能。“十四采桑南陌头”,十四岁时她在城南的田间小路采桑,采桑是古代女子常见的劳作活动,进一步描绘出莫愁勤劳的形象,也勾勒出她作为普通百姓家女儿成长的画面。

十五嫁为卢家妇,十六生儿字阿侯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