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也、沈青宛二人相视而立,自成一方天地,眼中只余下彼此的身影。
各色花灯的柔光洒在沈青宛脸上,映红了她半张脸颊。
第70章行至前处,池也忽见一群女子围在一处,好奇地开口问道:“那边在干……
行至前处,池也忽见一群女子围在一处,好奇地开口问道:“那边在干什么?”
说罢也不等沈青宛回答,便径自拉着她过去凑热闹。
池也寻到一处空缺,带着沈青宛钻了过去。
只见其中一年轻女子手中正捏着一根细细的绣针,在盛满水的碗上比划,神情专注。
周围的人也都屏气凝神,与街上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。
池也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名堂,便扭头看向沈青宛,小声问道:“这是在做什么?”
话音刚落,众人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池也,带着不解与疑惑,仿佛在看一个怪人。
那手持绣针的女子好似被吓到一般,绣针落入水中,惹来一阵哄笑。
那女子不满地瞪了池也一眼,跺了跺脚,满脸羞愤地离开。
池也莫名其妙被瞪了一眼,一头雾水,不知所措。
这时,桌前看起来较为年长的妇人打量了池也一眼,解释道:“此乃投针验巧,姑娘竟不知晓?”
“不……”
池也刚说出一个字,沈青宛便悄悄挠了挠她的手心。
“呃……”池也见周围的人神情古怪,傻笑两声,话音一转,“我从前住在山里,没听过这些。”
池也这一番解释倒也说得通,众人皆面露同情。
幸好戴着面具,旁人看不到自己尴尬的表情。池也轻轻吐出一口气。
那妇人听闻此话,便笑着解释道:“投针取巧便是将这绣针投入碗中,若水底针影呈弯曲、一头粗一头细,或是其他百般形状,便是‘乞得巧’;若是绣针落入水中、或是如同棒槌一般直线,便是‘乞得拙’。”
经过妇人的一番解释,池也恍然大悟。
“投针乞巧”原是女子向织女祈求心灵手巧的美好愿景。
她这才明白过来方才那女子为何会满脸怒容,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歉意。
“姑娘可要试上一试,若是乞得巧,我们‘李记布行’自当奉上薄礼一份。”
没想到这古代的商家也挺会抓商机,七夕“女儿节”搞这样的小活动,再合适不过。
池也摇了摇头,笑道:“我只会做些粗活,做不来这种精细活,还是让她来吧。”
说着她便将沈青宛往前推了推。
沈青宛没好气地嗔了她一眼,正欲推辞,便听那妇人热情道:“姑娘且试上一试。”
见池也微微嘟着嘴,满眼祈求,沈青宛只好应了下来。
她右手拿着绣针,左手轻轻挽住右手边的广袖,微微俯身,神情专注,小心翼翼地将绣针投入碗中。
绣针成功浮在水面上,在烛火的照耀下,水底针影呈弯曲状。
周围顿时响起一阵喝彩声。
池也微微瞪大双眼,方才妇人解释时,她对绣针浮在水面一事还有些困惑。
此刻亲眼看见这奇妙的情形,连呼吸都轻了几分。
池也不由自主地拿起一根绣针,学着沈青宛的样子,照猫画虎,轻轻地放进碗里。
只一瞬,绣针便沉入碗底。
池也:“……”
对这一结果,她真是毫不意外。
是她不自量力了,看沈青宛的动作轻轻松松,便误以为自己也可以。
难怪沈青宛之前说自己笨手笨脚的,还真没冤枉她。
周围是起哄的笑声,池也木着脸,拉着沈青宛撤出人群,颇有些落荒而逃的意思。
沈青宛轻笑一声,柔声唤道:“阿池,走慢些。”
池也闻声停下脚步,一脸沮丧地看着沈青宛。
“怎地愁眉苦脸的?”
“你说得对,我笨手笨脚的。”
连个发髻都挽不好,池也想到此处更难过了。
“岂会如此,阿池自有过人之处。”
沈青宛一边柔声哄着,一边将方才得来的香囊挂在池也腰间。
池也心中熨帖,情绪好了几分,拉住沈青宛的手轻轻摇晃,面上哼唧两声,摆明了要沈青宛哄她。
“乖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