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他如临大敌的模样,池也解释道:“嗐,我就是想把我家旁边的那片空地买下来,盖座新房子。”
还好。
宋仁厚松了一口气,应道:“嗯。”
嗯了一半语气又上扬,瞪大眼睛,吃惊地看着池也,“嗯?”
“你要盖房子?”
“对,现在住的茅草屋年久失修,有些漏雨。正好最近手中有些银子,就想着盖座新房子,我们也能住得舒坦些。”
这下不仅宋仁厚,宋家其他人也惊讶地看向她。
听池也的口气,似乎不打算再建一座茅草屋。但若要建好一点的房子,起码要十几二十两。她如何能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赚这么多银子?
不过,没人真的去问她。
宋仁厚:“你下午跟我去官府走一趟。”
“那就先谢过宋叔了!”池也笑道。
第37章池也家旁的那片空地是无主之地,需得向官府报备,订立契约、缴纳税……
池也家旁的那片空地是无主之地,需得向官府报备,订立契约、缴纳税费、完成土地登记变更后,方能在这片土地上建造房屋。
其中的程序有些繁琐,好在有宋仁厚帮忙。
他熟门熟路地带着池也走完所有程序,池也只需在相关文书上签字画押即可。
签字时,还引起宋仁厚一阵怀疑。
池也只好推说是沈青宛教池木、池棠识字时,自己也跟着学了些,这才打消他的疑心。
池也顺利买下茅草屋旁的一亩空地,契书到手,算下来花了不到五两银子。
回到家后,她又马不停蹄地去往三叔三婶家,带着西瓜和草莓。
池家分家后,原本的房子归大房,旧茅草屋归二房。
池长福一家先前只得暂且和二房同住在旧茅草屋,随后在村子里另寻一处空地,盖起一座新的茅草屋。
因此,池长福深谙其中的门道。
池也便想请他帮忙联络石工瓦匠,采买建造房屋所需的木材、石材等相关材料,顺便帮忙督造房屋。
池长福听罢,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。
这些日子,池竹每日回到家中,总要把大堂姐,也就是池也,夸赞一番。
池长福夫妇听得耳朵都生了茧子,池竹仍乐此不疲,仿佛永远也说不完。
久而久之,池也的形象在池长福夫妇心中悄然发生了变化。
所以,当池也突然提出要盖新房时,他们竟也不觉奇怪,甚至有点本该如此的笃定感。
池长福询问起池也更多细节,他心中也好有个底,"你打算建什么样的房子?"
池也沉吟片刻,想起兄妹二人的憧憬,入乡随俗地回道:“一进青砖瓦房。”
青砖瓦房?!
池长福心中正盘算着该请几个工匠,哪家的材料既实惠又耐用。
忽然听闻池也的要求,他不禁心中一震,又惊又疑地说道:“青砖瓦房至少要百两银子,你哪来这么多钱?”
池也搬出昨天对付池木池棠的那套说辞,轻描淡写道:“我帮官府做了点事,得了些赏银。”
好端端的,怎的又扯上了官府?
池长福眼睛一眯,随即想起昨日突然造访的衙役。
那衙役说永安村的老虎已被一位小兄弟打死,让他们不必再为此事担惊受怕,但那衙役并未指名道姓。
而池也说从官府那得了赏银,他倒是知道县衙悬赏五百两征召能人异士除虎这件事,难不成……
难不成池也就是衙役口中的‘小兄弟’?!
“永安村的老虎该不会是你打死的吧?”
虽然出口的是问句,但池长福心中已然有了答案。
池也心里“咯噔”一声,狐疑地看着他,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。
古代的消息也这么灵通吗?
从她领到赏银那刻开始算起,还不足二十四小时,池长福是怎么知道的?
池也的惊讶无可厚非。
昨日王县令一接到消息,便立刻派人将消息送往周围各村。
今日上午她早早出门去五味斋送菜,下午又去了衙门。回来后便直接来了池长福家里,根本无暇留意村里的八卦风向。
是以池也还不知道消息已经传开了。
池长福见她这副表情,心中残存的两分疑虑也消失殆尽。他十分笃定,衙役口中的那人定是池也!
“你这丫头胆子怎么这么大!受伤没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