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人说说笑笑地回到车上,进京回宫。
*
四月初一。
大朝会之后,姬安将政事堂众宰相召集过来,安排一下他和上官钧休婚假期间的工作。
众宰相有些麻木。
婚假……的确是有的,三日。但姬安和上官钧这些年出过好几次京,都是一走就一两个月,现在补办个婚礼,还要休上十日婚假,实在是让众宰相……好生羡慕。
大盛的官员除了法定节假日,还能请到的长假只有一种——探亲假。探亲假的长短还是依家乡远近而定,并且,若是请了假却被发现没回乡探亲,基本上这身官服就保不住了。
官员想到别处游玩,那得被外派,闲时可在治下之地走一走,还得注意不能出辖区。京官就别想了,探亲路上碰上点意外,说不定都赶不上假期内回来。
众宰相里除了刘叔圭,都许多年没有离京了。而刘叔圭出京,也是次次都有重任在身。
羡慕啊……
姬安和上官钧就在宰相们羡慕的目光中,手拉手离开政事堂,一同去了太庙。
开太庙拜姬家先祖,再到大司马府开家祠拜上官家先祖。
便是两人拜过高堂。
这天晚上,姬安和上官钧就歇在了大司马府主院。
洗漱好进到卧房中,姬安见屋里挂着红绸、贴着喜字、点着红烛,只有床上枕被不是红的。
他回想了一下,但想不起来,就直接问上官钧:“这枕被是我来的那日你用的?”
上官钧:“四郎果然猜出来了。”
又拉着姬安到床尾的衣架前:“还有这个。”
一件大红锦袍撑开在衣架上。
姬安看乐了:“是我当年穿的那件?”
上官钧:“特意让黄义从春和院找出来的。”
姬安打量一下那件喜袍——式样是广袖圆领袍,绸缎料子,吉祥纹案,普普通通。
他感叹:“当初那么赶,也亏王晦能从宫里翻出这么一件喜袍来。”
上官钧不禁一笑:“他从礼部拿的,这是三鼎甲穿来游街的袍子。”
姬安一愣,又哈哈笑道:“我就说看着总感觉眼熟呢!不过,成亲就是小登科,倒也合适。”
两人聊过几句,吹烛上了床。
姬安却是兴奋得一直没有睡意,拉着上官钧天南海北地聊。
最后还是被上官钧亲得说不出话,才慢慢睡着了。
○●
四月初二。
姬安饱饱地睡到天全亮了,这才醒过来。
上午的活动是宫中给京里挨家挨户发喜糖,姬安和上官钧要吃过午饭才出门,时间还算比较充裕。
上官钧拉过响铃,穿着红衣的内侍小厮们捧着洗漱用具,跟着王晦鱼贯而入。
王晦乐呵呵地先道:“恭喜陛下、恭喜二郎。”
接着后头一人一句吉祥话,人人都是眉开眼笑。
姬安抱着用红色小荷包装的喜钱,挨个叫人过来领。
王晦、郑永、黄义、河清、海晏、时和、岁丰、朱顺、洪大福、关忠、何万利、汤开泰、徐小七。
姬安笑道:“小七就来了。”
徐小七也笑得喜气洋洋:“奴来给陛下梳头!”
黄义在旁接话:“傧相们都到了,在外头候着。”
上官钧吩咐:“招待好,午饭让厨房做他们喜欢的。”
黄义笑着应:“二郎放心,傧相们都是在府里住过的,厨子们清楚。”
姬安和上官钧刷过牙洗过脸,再去焚香沐浴,烘好头发也就该吃午饭了。
饭后,两人进屋中梳头更衣。
姬安坐在镜前,目光却是落在已经更换上喜袍的两副衣架上。
两套喜袍几乎一模一样,两件外袍的绣图如同对称的镜像。腾龙飞凤栩栩如生,红色锦缎也是流光异彩,偶有微风吹过,衣摆轻扬,那龙凤就真像要飞腾而出一般。
待梳好头,两人换上喜袍,内侍小厮们更是夸奖不停。
姬安看上官钧看得有点入神——虽然试穿之时已经见过,但再看还是会被上官钧帅得恍惚。
上官钧迎着姬安的目光抬眼,便是一笑,过来拉姬安到穿衣镜前,在姬安耳畔低声道:“四郎该看看自己有俊美,我都要不舍得让你出门了。”
姬安不由耳根一热——他刚才也闪过这样的念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