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官钧这才满意地点下头。
*
西庆暂时安宁下来。
接燕似山带来的燕伯善军令,这边的一位将领带上三万兵作为前锋,先向河西走廊的下一座重要城池——赤源推进。
西庆和赤源分别处在前后两片不同水系的绿洲上。赤源北边有山脉阻挡大漠风沙,气候比西庆这片绿洲更好,也就有着一片极为广阔的草场。
当河西走廊被中原王朝控制之时,赤源草场便是最大的养马地,源源不断地为朝廷提供战马。一旦失去河西,中原王朝在战马数量上立刻会断崖式下跌。
而大盛不仅失去了河西,还失去了同样拥有草场的云朔之地。后来打下河关,才有了一点放牧的地方,但能提供的战马数量也远不足以和那两地相比。
太宗皇帝只得颁布鼓励民间养马的优惠政策,多年休养生息之下,朝廷的马匹数量才慢慢充盈一些。可也只是数量,从质量来说,依旧劣于草场上训养出的战马。
因此,姬安对赤源势在必得。要不是为了整体布局,先前大军也不会停在西庆不动,早去打赤源了。
铁甲军随前锋军同去,步兵走得慢,他们可以边走边休整。师晟依旧跟随铁甲军,姬安也就把三座火炮直接送到前线军营。
赤源出乎意料地好打。燕似山一箭将打骨鲁王的亲笔劝降书射上城头,之后还没等三座火炮轰完一轮,城头就竖起了白旗。
盛军将领还担心有诈,做好了周密的布置,才叫赤源守将和官员自缚出城来。
燕似山、师晟和姬安熟些,不像燕伯善那样只在必要时汇报。这天进了赤源城没事做,就用留言板跟姬安聊了快一整晚——主要在说赤源的马。
姬安一句句转述给上官钧,心都要飞到草原上去了。
又过得两日,姬安终于等到燕伯善。
燕伯善是从背后乌鞘岭过来的,原是带了一万骑兵,准备把谷外那支打骨鲁军打掉。哪知一路上畅通无阻,那支该有两万人的打骨鲁军已经不知所踪。燕伯善让骑兵回转金武,自己带着亲兵进了西庆。
他过来了,这边就没姬安和上官钧什么事了。
姬安很是嘉奖勉励了燕伯善一番,就拉着上官钧要去赤源草场。燕伯善不放心,点出两万兵护送。
姬安都没去赤源城,而是就将营地扎在草场,先去视察了一番打骨鲁养的马——现在这些全是大盛的战马了!
不过,有一点让姬安很失望——新草还没长起来,放眼望去都是一片枯草和黄土,只零星有一些嫩苗冒出点头。
上官钧看着姬安脸上的失望之色,靠马过去哄:“等明年夏季,我们再来一回吧。”
姬安没说好,也没说不好,只问他:“我们跑跑马?”
上官钧失笑:“陛下想跑马,我自会奉陪。只是为着安全,还要先做些准备。而且今日陛下也骑挺久的马了,还是先休息吧。”
姬安点点头,听劝地回了营。
所幸燕伯善派的人手够,上官钧安排两万人用营区围出一大片地界,再派骁骑卫先来回跑上几趟,消除一切安全隐患。
反正以姬安的体力和骑术,跑不出多远去,跑过一回应该也就过瘾了。
第二天,姬安如愿以偿地跑了一回马。
他的白马座骑非常有灵性,从小跑开始,渐渐提速,最后才彻底地撒开四蹄。
姬安还是头一回骑这么快的马,身体随着马背快速起伏,疾风吹起鬓发,地面在飞速后退。
适应这个速度之后,姬安微微转头,就看见上官钧对自己一笑——上官钧的黑马始终跟随在他身侧。
姬安不禁跟着笑开,畅快感充满心间,连刮得脸颊有点疼的风,都仿佛温柔了起来。
两人的马本就神骏,难得有机会这样随意地奔跑,都不用如何控制,就载着两人欢快地前进,时不时还发出高兴的叫声。
这样的疾驰中,姬安感觉对时间的概念似乎都模糊了。
直到上官钧伸手过来拍拍白马的脖子,白马才开始渐渐减速,最后停在一条小河边。
上官钧先跳下马,过来扶姬安:“陛下,歇一会儿便回转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