姬安回到立政殿之时,听人报章实和少府监任守已经在等候。
上官钧倚在榻上,面前的书架子摆着一本奏疏,旁边案几也堆着一些。
见到姬安一进屋就吩咐传人,上官钧抬手收拾书架子上的奏疏,一边道:“陛下今日回来得尤其早啊。”
没等姬安回话,又补一句:“下次我若想陛下早点回,是不是也可以让人报——有好东西等着陛下回来看。”
姬安正喝茶,闻言差点一口呛住,连忙转头看过去。
河清在将那张书架子搬走,上官钧则撑着榻坐正身子。
原本上官钧是斜倚着,榻上就没摆小案,茶杯还是关忠直接递给姬安的,此时海晏正要将小案摆到榻上。
姬安摆下手,示意海晏不用摆了,再将手中茶杯递回给关忠,让他也出屋去。
两人都不爱留人在身旁,屋里很快就没再有他人。
趁着臣子们还没到,姬安往过挪了几下,坐到上官钧身边。
上官钧目光落在两人之间——几乎手臂相贴。哪怕已是暮秋时分,离得这样近,也能感受到对方带来的些许温度。
姬安目光留意着门口,却是往上官钧那边歪过身子。
两人肩膀相碰。
随即,姬安低声道:“二郎想我早回来,哪还需要用什么借口呢,直接让人传句话就是。”
吐出的温热气息扑在上官钧耳畔。
上官钧微眯起眼:“哪怕陛下的奏疏没看完?”
这时,已能听到外头有脚步声在接近。
姬安飞快回话:“反正紧急的奏疏我都会先处理,后面那些不急的,晚一天也无妨。”
说完,马上将倾过去的身子坐直。
几乎是下一刻,关忠就领着章实和任守出现在门前。
章实进屋时觉得有些奇怪——怎么圣上和大司马坐得如此靠近,榻上还连常用的小案也不摆。
但任守已经在躬身行礼,他连忙跟着。刚才一瞬间的疑惑也就飞走了,反正他知道姬安和上官钧向来关系很好。
姬安照例给章实和任守赐了座。
关忠接过章实手中的小匣子,走到姬安和上官钧面前。因无处可放,他只能继续捧着,一手拿开盖子。
匣子中是两块二寸见方的小玻璃片。
无色!
通透!
姬安喜形于色,立刻伸手拿起。
上官钧晚他一步,刚要转去拿另一块,却见姬安将手中那块递过来。
他转眼看向姬安,就看到姬安脸上透着一副献宝的模样。
上官钧不由心里一暖,眼中透出笑意,将玻璃片接到手中:“恭喜陛下得偿所愿。”
姬安高兴地再拿起另一块,举到眼前细细地看。
这两块玻璃片的通透度,已经和先前他给章实拿来磨透镜的水晶相差无几。
姬安看过一番,才去问章实和任守:“这个通透度,能不能稳定出炉?”
章实回道:“经过多次实验,如今工坊已掌握配比,能有六七成的成功比例。”
姬安再问:“你试过用这种玻璃磨透镜没有,可能受得住。”
章实:“臣上过砂轮。这玻璃是比水晶要脆些,不过调节好力道应该就无妨。回头便让人试磨一块。”
姬安笑得更开心:“好好好!确定能用,望远镜就继续做。”
章实应了是。
姬安一边说着话,一边还时不时转着手中的玻璃片看。
突然,上官钧伸过手来,将他手中那片玻璃抽走。
姬安一愣。
紧接着,上官钧塞过来一块巾帕:“玻璃片边缘锐利,虽说工坊已经打磨过,可陛下说话分心,一不注意就会割破手,隔着帕子拿更安全。”
姬安回过神,一边抖开巾帕一边笑道:“还是二郎心细。”
上官钧这才将玻璃片放回姬安手中。
任守先前一直没找着机会说话,此时终于抓着个空,赶紧积极表现:“如今工坊既已调整好配方,臣便让工匠们制作玻璃窗,给陛下换上这无色通透的。”
姬安顺着他的话安排:“好,把立政殿和永昌殿书房的换了,换下来的绿玻璃就装到清凉殿和政事堂去。”
清凉殿夏天住,用绿玻璃其实挺配,看着就感觉凉爽些。政事堂是他相对待得时间长的地方,弄敞亮些心情也好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