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因无他,外面的风言风语阵仗闹得大。
元弋虽乐的见到,但涉及到皇嗣,对周家生了不满。
今日来给寿安宫,就是来提醒周太后的。
周太后若管不住,永宁帝就要代她管了。
被小辈敲打,周太后面子里子丢了个干净。
不过,她生气,也不完全是因为永宁帝。
大部分还是因为周慧。
原本针对宜妃做的局,临了了又换了人。
前些日子,周太后得了消息。
陛下在宗室中挑选年龄适宜的男孩,为的是谁,不言而喻。
能为宜妃做到这个地步,将来鬼迷心窍,把皇位传给宜妃名下的孩子也说不定。
温容华就算是怀有身孕,再严重些,就算是生下了皇子,都没有宜妃在陛下心中的地位高。
不足为惧的人,以后慢慢除了就好。
况且就算是针对温容华,最多只是名声坏了,只要有腹中的皇嗣在,陛下就不会动她。
还会扼制谣言,时间一长,那些百姓又能记得什么。
偏周慧一刻也等不了,恨不得把是周家做的摆在了明面上,还是自己私自下令,先斩后奏,没有和她商量。
不然此事也不会做到这般田地。
后面她给周家递了消息,外面的被揭了短又沉不住气。
没一个省心的,都是蠢货。
陛下还放出口风,说是要为温容华重选宫室,就差把嫌弃周慧放在了明面上。
周家百年的好名声差点全都被毁了。
现在她又要为她们擦屁股。
本来万无一失的事,因为一点差错,办成这样。
周太后能不生气吗。
发了一通火,该处理的还是要处理。
“去把慧昭仪和温容华都给哀家叫来,温容华那里你带点礼过去。”
一刻钟后,周慧老老实实的来了,温容华却没有来。
推辞说是最近身子不是,礼也是全部都退了回来。
这是不打算和解的意思。
骂名都受了,也不需要周太后压着周慧的道歉不轻不重的道歉。
接二连三的被下了面子,周太后看周慧眼睛里都冒火。
周慧还没觉得有错,不知所谓的问∶“姑母请她过来做什么”
“她现在可是不详之人。”
语气中的洋洋得意让周太后一下沉下了脸。
再看向周慧时,问:“你到现在没觉得有错”
周慧∶“姑母,慧儿又错哪了”
此话一出,在场的都为惠昭仪捏了一把汗。
不料,周太后笑了。
“不错。”
“既如此,你回吧。”
蠢到她这份上,却也不多见,和她生气,伤的是自己的身子。
话落,周女官就请周慧出去。
周慧云里雾里的又被请了出去。
她原先想着再留她些时候,现在看,也不必了。
人,活着只是闯祸拖累,死了反而可能发挥最大价值。
那不如她个做姑母帮她一把,发挥一下最大价值。
也不枉周家锦衣玉食的供了十几年。
对周女官道:“动手吧,记得利落点,这是哀家最后能为她考虑的了。”
三句话,定下了周慧的结局。
“在温氏那边留点痕迹,你把握分寸。”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