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上次见到大长公主还是在李诗然的及笄礼上,大长公主还和从前一样保养的好,神采奕奕,不像是过五十的人。
互相见过礼,李诗然就扶着端敏大长公主先行一步。
说起来,她和姜家也有些渊源,大长公主陷入回忆。
她一开始替女儿选中的夫婿是姜书正,世家出身,文采斐然,长得也很是俊秀,哪都挑不出错来。
只是还没来得及促成她们二人,姜家和徐家就定下了亲事。
此事,就不了了之。
午夜梦到她女儿时也会想,若是她动作快些,定了姜书正做的女婿,她那苦命的女儿是不是就不会早早的去了。
可……现在想这些已经毫无意义了。
一路就走到了行宫宫门口。
李诗然还想让端敏大长公主改变主意到自己的院子里坐会,等用过午膳再走。
一路上提了几次,都被端敏大长公主一口回绝了,她进宫的次数已经不少了,今日就回去为好。
然儿已是皇妃,就算是她也是皇家人、天家女,也不好过了。
分寸上面,端敏大长公主一向把握的很好。
“你在宫里也要把性子收收,还有不可贪凉,外祖母已经和嬷嬷打过招呼了,往后,三日你才能吃一次冰镇的东西。”
话题从她的性子转到吃食上,转得太快,李诗然都不知道接哪个好。
干笑两声,心里为自己默哀。
李诗然从小就怕热,以前还有端敏大长公主管着。
现在她最大了,嬷嬷们也不好多管,半个月前,就贪凉吃多了冰的水果和饮子,得了风寒,连周慧的生辰宴都没去。
她这事特意交代不要和外祖母说,怕外祖母担心她,可身边的人全是端敏大长公主安排的,哪能轻易瞒住。
端敏大长公主也是想起来了才提一嘴,又说起了别的事。
“你以后可与宜昭容走近些。”
姜媛和那小姑娘,不错,是个有成算的。
这是李诗然记忆里外祖母第一次夸人,也是第一次对一个小辈另眼相待。
在端敏大长公主面前,李诗然就像一只温顺的小老虎,尖锐的爪子全部收起来∶“然儿知道了。”
同样,在自己千娇百宠的外孙女面,端敏大长公主和寻常老人一样,眼里尽是疼爱。
“嗯,走近的分寸你自己拿捏,你记住……只要外祖母在一日,永远是你的依靠。”
“外祖母也会努力多活些年岁,为你撑腰。”
李诗然撒娇∶“外祖母说的什么话,外祖母一定会长命百岁!”
“好,为了我们然儿,外祖母长命百岁!”
心里的酸涩忍了又忍。
摸了摸李诗然的小脸蛋,看到疤痕已经消的差不多了。
再次叮嘱∶“那外祖母走了,下次进宫,就要等邑王的事了了,你照顾好自己。”
“外祖母放心吧。”
端敏大长公主欣慰的笑笑,重重的拍了拍李诗然的手,转身扶着嬷嬷的手出了宫门。
转身时,端敏大长公主的眼眶就红了,上了马车,李诗然还朝着这边望着。
怕李诗然察觉异样,端敏大长公主狠心就把帘子拉下,连最后的招呼也没打。
“公主,您……又何苦这样瞒着贵嫔……”
“不必多言,本宫自有分寸。”
…………
福寿殿内,眼瞅着端敏大长公主和李诗然终于走了,周慧才支支吾吾的开口,说出她另一个来意。
“姑母,陛下将宫务教给您代为打理,慧儿想着姑母年纪大了,慧儿愿为姑母分忧,姑母可否给慧儿一个机会?”
周太后听完后,觉得颇为好笑。
周慧是哪来的自信敢开这个口。
凭着那点子浅薄的血缘亲情?还是靠着周家和她得来的昭仪之位和永宁帝的些许宠爱?
这要是传出去,旁人的大牙都要笑掉了。
她和周家可丢不起这个脸。
直接拒绝:“这事你就不要想了。”
周慧还有些不甘心∶“姑母,如今皇后失势,二皇子像是绝了太子之位,云妃和淑妃也不见得能再起来,德妃膝下也只有一个不中用的公主和残废的皇子。”
“若是慧儿能掌宫权,再诞下一位皇子,对姑母,对周家都好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