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有了忠顺王挟太后要出逃一事。
说来也巧,因宝玉一直在二门外焦急等候,却见御前侍卫都冲了进去,随后忠顺王便夹着太后往外来,可巧儿忠顺王只留神在众侍卫身上,宝玉忙藏在柱子后头,找准了时机便扑上去救下了太后。
却说众侍卫将太后救起,又将滚在一起的忠顺王并宝玉都分开按住了,众人方看得清宝玉相貌。
妙玉刚要冲过去,却被侍卫拦得死死的。
太后此时也已缓过神来,声音虽仍有些发颤,却已能说出话来了。
太后先朝吕公公道:“格格恐也受了惊吓,快带格格下去休息。将那道人、长史官同忠顺王都压下去好生看管!溶儿,你也将贾宝玉带下去吧。”
妙玉见宝玉就在眼前,哪里肯回去,只是太后有命,自有几个内监将妙玉架下去了。
妙玉只哭道:“宝玉!宝玉!你们放开我!”
宝玉被人按住眼不能看,耳朵却能听到,一听正是妙玉的声音,也叫道:“妙玉姐姐!姐姐,你们放开我,让我同妙玉姐姐说说话!”众人却不敢放手,直到妙玉被带了下去,皇后也转身回了后头,方将宝玉放了。
北静王忙上前将宝玉扶了起来:“宝玉,你可好?”
宝玉也顾不得什么礼节,拉住北静王便问道:“王爷,方才说话那女子可是妙玉姐姐?”
北静王点头道:“正是昔日你府上住着的妙玉,可如今妙玉二字还是不叫的为妙,她是太后最宠爱的格格,连我都要让她三分。”
宝玉不待水溶说完,哭道:“为何不肯让我和她见上一面,说上几句话?”
北静王叹了一声,摇头不语。
宝玉无法,只得同水溶回了北静王府。
水溶便留宝玉在府中住下,以便有何变故好教宝玉知道。
宝玉知道水溶一番好意,只得住下,谴茗烟回悼红轩将事情说与众人知道。
当日下午,太后便命北静王率人抄了忠顺王府,北静王带上忠顺府长史官去查验,果然都如长史官所说。
水溶将诸多罪证、连同忠顺府中家产都封存了,又将王府上下人等都拘禁。
一路又查抄忠顺王在京中党羽,不在话下。
三日后,将雍正驾崩一事讣告天下,新帝登基,改年号乾隆,大赦天下,连同那顶替了薛蟠蹲牢狱的死囚都一并赦了。
薛蟠便也不再需躲躲藏藏了。
其他诸多事不一一记下。
第四日,北静王亲带了宝玉来至狱神庙中,宣读圣旨,将荣国府上下人等都系数放出,撤了宁荣二府的官差,又将贾家所查抄家产系数奉还。
又言不日便恢复爵位。
贾赦贾政众人死里逃生,无不称颂盛德。
宝玉早安排下车马,贾府众人出了狱神庙回到荣国府中。
邢夫人王夫人早已带着一众丫鬟在外头等待。
众人私见,都落泪不已。
哭了一回,王夫人道:“大老爷,二老爷,还是先去后头看看老太太,只怕老太太不中用了……”
众人听了一惊,忙急急地往后头去。
贾母虽养尊处优深蕴养生之道,毕竟也是八十高龄的老妪,当初贾府被抄家之时便受了惊吓卧床不起,这一个多月来每日都担惊受怕,又无法请名医调理,那病情更是一日重似一日。
不一时来之后头,贾赦、贾政、贾琏、宝玉、贾兰等都围在贾母窗前。
贾母见众人都回来了心中欢喜,便朝一旁鸳鸯示意。
鸳鸯伺候了贾母一辈子,知道贾母是要坐起来,因哭道:“老祖宗,你就好好躺着罢了,可不敢折腾。”
哪知贾母执意,也只得同王夫人一起将贾母扶起,用几只靠枕依住了。
贾母睁开眼来,喘了一回道:“你们……都回来了……”
贾赦哭道:“老太太,都回来了。蒙皇上圣恩,断得咱府上无罪,方得以再见母亲!”
贾母喘息道:“回来了就好。”
贾政也哭道:“老太太,儿孙等不肖,让您这大把年纪了还为我们担惊受怕!”
贾母数日茶米未进,如今嘴唇都干涸的说不出话来,鸳鸯忙端了茶,用汤匙小口喂了贾母几口,贾母喝了几口,似是有了些精神。
先打量了窗前众人,只见贾赦贾政这一个月未见竟似老了十年一般,贾琏贾兰也都消瘦萎靡。
贾母又将目光停在宝玉处,勉强笑道:“宝玉也回来了,好。很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