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青豆小说>四合院:整治全院,都跪求原谅 > 第234章 我不会再放过你(第6页)

第234章 我不会再放过你(第6页)

小邹局促地点点头,“对不起徐师傅,我——”

“少废话,快去。”徐峰淡淡打断,回头便开始用千分尺核对原材料的尺寸。他不是刻意严厉,只是觉得在这车床边说教没有意义。零点几毫米的误差,看起来不起眼,可一旦装配起来,那就是整套机械都要拆掉重来的麻烦。他没有那种容错空间,更没有允许自己懈怠的余地。

他手中的钢材还带着未磨平的毛刺,边角锋利如刀,稍一不慎就会划破手指。他却拿得稳,压得准,手心早就长满了厚茧,像老树皮一样粗硬。每次用砂轮打磨边角的时候,他都会侧身,微微眯眼,用耳朵去听那股“吱吱”的金属声是否平顺。

机器震动着,他的心也被震得越来越沉。今天的活不只是这一组零件,后面还有另外两套不同口径的变盘要做。时间紧,任务重,而他只有这双手和几十年的经验去应对。

“徐工,图纸出来了。”小邹拿着重新打印的图纸跑来,气喘吁吁。

徐峰接过纸,只扫了一眼就点头,没多说,转身便启动车床。

钢材在刀具下被一层层切削,出刺耳的响声,细小的金属屑像碎银子一样四溅,他弓着腰,脸凑得很近,不放过任何一丝偏差。手臂绷紧,脚步站得极稳,整个人像铁柱一样扎在车床前。汗水从他额头滑下,滴进衣领,贴着背脊一路往下。他没擦,只是眯着眼继续盯住车床上的数值表盘。

五十分钟后,第一套中轴完成。他小心地取下,举到眼前,轻轻旋转,听着咬合的声音。咔哒、咔哒,每一声都如同审判。他眉头松了些,嘴角轻轻一扬,露出难得的满足。

这时身后传来一句:“徐哥,吃饭了,食堂送盒饭过来了。”

声音来自秦志刚,是车间后头数控车床那边的师傅,一个胖胖的年轻人。他左手提着两盒饭菜,右手拿着筷子,一脸馋相地盯着饭盒冒出的热气。

“你先吃,我等这组零件打完。”徐峰头也不回。

“这饭一凉就不好吃了啊,你不吃我可替你解决了。”

徐峰这才偏头看了他一眼,“你真不怕撑死。”

“撑死也得吃。”秦志刚撅着嘴笑,转头去旁边的工作台找了个角落坐下,一边扒饭一边唠叨,“今儿这菜不错,有红烧肉,厂里开恩了。”

徐峰没听进去,他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第二套材料。他取来新的一块钢坯,放在车床上,测距、调、对刀,一整套流程行云流水。这是他最熟悉的节奏,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秒,没有一丝拖泥带水。外人看着觉得枯燥,可他心中却有种奇异的充实感,那是几十年里和机械搏斗出来的默契。

他偶尔会想,如果不是在这厂里,自己能干嘛?出去做买卖?他不会说话,也不会耍滑头;换个单位混吃等死?更不是他的性子。他只有这台老车床,只有这双磨出老茧的手和脑子里一套死磕到底的操作方法。

“咔——咔——”他继续打磨变盘边缘,注意力高度集中。

“徐工,这边有点问题。”一个声音打断了他,是负责后道装配的老孙。

“说。”

“刚才那组齿轮,跟旧件搭配时有一点偏移,感觉是轴心不够紧。”

“带我去看看。”

徐峰立刻放下手里的活,脱下手套,跟着老孙去了装配室。他在那台半组装的设备前俯下身,戴上检测镜,用手指慢慢推移两侧的连接部件,静静听着每一次齿轮咬合时出的声音。

“不是轴心问题,是那边老件松动了。”他指了指侧面的卡口,“重新固定,再试。”

老孙点头,讪笑道:“我说呢,您这做出来哪能有错,还是我这边装得不够严。”

徐峰没有回话,只是继续盯着那台机器,直到它重新启动,顺利运转。他这才转身,回车间继续干活。
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夕阳开始斜照进厂房,原本通亮的车间逐渐被金色与阴影分割,像是一张老照片逐渐泛黄。工友们陆续下班,有人挥手打招呼,有人还回头看一眼那个仍旧站在车床边的徐峰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徐哥,你不走啊?”秦志刚又来问。

“还有最后一组。”徐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。

“你这命真是跟车床粘一块了。”

“我愿意。”他回答得简单而笃定。

车床的轰鸣在夜色中渐趋低沉,像疲倦的巨兽喘着粗气。厂房内只剩下最后几盏白炽灯在头顶亮着,灯泡外壳泛黄,灯丝抖得厉害,光线在地上投出一圈圈模糊的影子。徐峰眼神紧锁着最后一块钢材,掌中那把钢尺一遍遍在金属表面上滑动,指尖带着些微的麻木感。他将一套零件组装完毕后小心翼翼地放到工作台上,刚要收拾,却现了一丝不对。

他的眼角余光一扫,顿时神色微变。

那是一块约莫指节长的固定环,原本应当是安装在变盘与齿轮之间的一道小部件。它既不显眼,也不复杂,却是整组结构能否平稳运作的关键。徐峰站在原地没动,他的脑子飞快地运转。那块小环他早上确实拿过,也排在了他要加工的列表上,可现在——桌面上只剩下加工完的十二件,而清单上写得分明:十三件。

他没有慌张,只是皱了皱眉,缓缓脱下手套,俯身在工具桌下翻找。木质抽屉一格格拉开,里面放着螺丝刀、千分尺、游标卡尺、各种规格的内六角与小锤。他翻得很细,动作极轻,仿佛那枚固定环藏在某个角落里,正悄悄躲着他的目光。

“怎么了?徐哥。”不远处传来声音,是夜班的赵琪,一个年轻的调机工,正靠在门边吃泡面。

“少了一件零件。”

“掉地上了?”赵琪抬脚踢了踢地面,“我帮你找找。”

“不用。”徐峰低声说,“我记得打完十二个,最后那个……还没下料。”

赵琪一愣,咧嘴一笑:“那还不简单?再打一件呗。”

徐峰没有回答。他知道赵琪说得没错,可问题不在于这一个件儿补不补得上,而在于——他忘了。这是最让他难受的事。他不怕多做一件,不怕加班到天亮,他怕的是自己居然没记住流程中的某个细节。

“我早上打了第一组中轴、第二组变盘,转到齿轮……对。”他闭上眼,脑海里一帧帧回放着操作过程,就像翻阅一本精密的账本,甚至能清晰地回忆起某次车刀在钢材上拉出的细微声响。

但就是这最后一件,毫无印象。

“老了?”他轻轻呢喃,语气中透出一丝自嘲。他从来没对自己产生过这种疑问。多少年了,他都是车间里第一个完成任务、最少返工的人。他相信手感,相信经验,相信那种无需多言的熟稔感,可这一次,他居然遗漏了。

“徐哥?”赵琪见他愣神,走近了一步。

徐峰摆摆手,重新戴上手套,把那块备用钢料抱起放到车床上。

“你去歇着,我再打一件。”

赵琪犹豫了下,看他神色坚定,也不好多说,只道:“你别太累了啊,回头车间空调一关,风一吹你脖子又要落枕。”

徐峰点点头,专注地盯着数控表盘调节刀位,光圈从仪表上反射进他的眼中,明明灭灭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