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秀林在炕上整整躺了三个月,三个月以后才拄着拐杖下地。
在这三个月里,磨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一条通向山外的路终于开始动工了。
李必成这段时间一直没闲着,他跟着大壮翻过了大山,来到乡里和县里,向上面申请了发电机,还有钻机等设备,县里还拨给他们大量的柴油。
李必成拉上了自己的一帮子兄弟,有狗蛋,红旗,红兵,还有田喜和长海,分批把这些东西拖进了大山,然后再重新组装起来。
李必成跟他爷爷李青堂一样,一掷千金,买这些东西的时候眉头都不皱一下。
所有的工具准备齐备,接下来就是招人了。
必成是这样安排的,每年的秋忙和夏收的时候,全村的壮劳力在家收割,播种,施肥,其余的时间全部上山修路,除了不拿工钱,吃喝住用都有李必成一手包揽。。
修路是自发自愿的,磨盘山非常的穷,乡里和县里也拿不出多余的钱出来帮他们修路,只能靠自己。
李必成和李大壮站在山顶上一喊,方圆五个村子的人全部一呼百应。不到几天的功夫,一支三百人的队伍就成立了。
有老人,有孩子,有男人,有女人,大多都是青壮年,乌乌泱泱的人群占满了整个山头。
李必成是队长,负责人员的调动还有后援,李大壮是副队长,专门负责修路。
淑芬,春柳,孙寡妇还有必成的爹李太辉也屁颠屁颠的过来帮忙。
李太辉为儿子感到自豪,生下必成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福分。
其实李太辉早想修一条路出来,他也不想祖祖辈辈窝在大山里。
可惜的是自己的号召力不强,而且因为大运动刚过去,很多人对李家依然仇视,没想到这个愿望被儿子给实现了。
老爷子手提铁钳,扛着铁锤,也忙忙活活往上凑。
李必成仰头向山上看了看,雄伟的磨盘山山连山峰连峰,一眼看不到尽头。
从今天开始,整座磨盘山将彻底被他踩在脚下。
他把一条长绳盘在了腰里,身体一纵跳起来三尺多高,双手搬住一块岩石,蹭蹭几下就上到了盘蛇谷的半山腰,身体像猿猴一样灵巧。
下面还好点,虽然陡峭但是还可以抓住一些枯藤,再向上枯藤也没有了,而且成90度的直角,必成就拔出一把匕首,将匕首深深的插进了山缝里,继续攀岩向上。
很快,他爬到了山顶,向下一看,真是是会当凌绝顶,一览群山小。
山下所有的村子全部俯览在脚下,头上是湛蓝的天,水洗一般澄澈的蓝,鸟儿在天空中飞翔,几朵白云飘在上头,好像抬手一挥就可以摸到乳白的云朵一样。
下面的房屋跟甲壳虫一样,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,山上的树木青葱翠绿,柿子红透了,大枣滴滴缀缀压弯了枝头,山坡上的鲜花争芬斗艳,好一副绝美的乡间锦绣图画。
必成吁了口气,擦擦头上的汗珠,将腰里的绳子扔下来,然后将下面的青壮年拉上几个,将一面红旗深深的插在了磨盘山的山顶上。
绳子的一头固定在岩石上,另一头盘在了腰里,必成手提铁钳顺着绳子从对面的悬崖上爬了下去,吊在了半空中。
他是第一个,第二个下来的是李大壮,位置调好以后,两个人一个抡锤,一个扶钳,叮叮当当的锤声震耳欲聋,惊起飞鸟一片。
李必成终于吹响了向山外进军的第一声号角,从此以后,他一改磨盘山往日贫穷落后的面貌,让磨盘村跟外面的世界接了轨。
终于,第一个炮眼打通了,填上了炸药。
李大壮疏散了人群,看着时间:“10,9,8,7,6,5,4,3,2,1,爆破!!”
“轰隆”一声尘烟四起,惊天动地的爆破声传来,整座磨盘山就颤抖了一下,碎石四处飞溅,磨盘大的石块呼呼啦啦往下掉。
剩下的人一扑而上,将巨大的石块用撬杠撬起,翻进旁边的悬崖里,将下面的地面用铁钳打磨平整。
满山遍野的人撒开了欢,号子的吼叫声此起彼伏。
喊号子是磨盘村的一大特色,因为只有喊起号子,大家干活才不累。
一般都是嗓门高,辈分小的人在喊,因为辈分小,而且喊的都是荤号子,大家才不介意。
喊号子是狗蛋的活儿,狗蛋生来嗓门大,而且辈分最小,所以他第一个开始吆喝起来,剩下的人跟着一起吆喝。
狗蛋:“年轻人啊!!”
众人:“嘿咻!”
狗蛋:“用点劲儿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