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曹操观毕,盖上丞相之印,令左右封好,速速发往雍州。
&esp;&esp;“青州又当如何?”
&esp;&esp;众谋士对视一眼,一时之间无人起来,最后还是荀站了出来。
&esp;&esp;“主公,青州北、东皆环海,中辽兵马易从水陆两处攻吾,更兼中辽势大,二公子此前未曾领兵作战,宜派一能攻擅打之将将公孙恭击退,如此既能守土,又能威慑其于三家。”
&esp;&esp;“文若之言甚合吾意,文若以为,可派那位将军前去?”
&esp;&esp;“于禁将军常将青州之兵,能守善攻,臣以为可也。”
&esp;&esp;曹操大笑:“好,便派文则前去!”
&esp;&esp;调度已定,谋士皆去,大军亦动,曹操看着几案上的三封信。
&esp;&esp;其一张求援,其二曹丕求援,其三曹昂请战青州。
&esp;&esp;曹操轻叹一声。
&esp;&esp;却说关羽与寇封同往巴陵去,凌统发书魏延,请其严守南线,布水军于洞庭湖上,自镇守巴陵城,同时发书与甘宁,请其发兵支援。
&esp;&esp;寇封屯于巴陵城东,关羽屯于巴陵之南,关羽观寇封军容后发书与刘备。
&esp;&esp;刘备收到书信后,即派张飞引一万兵马去偷建昌。
&esp;&esp;却说关羽、寇封军马同至巴陵城下,却都不着急攻打,凌统不知此二人何意,不敢妄动,唯恐二人诱敌,每日上城头严防死守,看二军动向。
&esp;&esp;关羽知刘备之计,因此每日只是声势壮大,假意攻城,并无多少损伤。
&esp;&esp;然寇封不知,又得了孙权叮嘱,只觉得关羽太废,久攻难下,暗暗寻找机会,只派小股军队偷城。
&esp;&esp;凌统在城上守的是小心翼翼,唯恐二人诈他,三方一时之间竟僵持不下。
&esp;&esp;却说于禁引着一万青州兵往去相助曹丕,此时辽东兵已至昌邑城十里外扎寨,卑衍每日前来挑战,曹丕一直不出,待于禁至,曹丕心下方安,自以为两万军马固守城池,辽东两万五千兵能奈他何?
&esp;&esp;公孙恭与审配议,“今曹丕不出,如之奈何?”
&esp;&esp;审配心虽深恨,却知青州乃要地,若欲成事,不可不取。
&esp;&esp;沉吟片刻,笑道:“主公,天下诸侯之子,难逃一个争字,曹丕幼于曹昂,野心不小,德才难配。然其与曹昂争胜之心甚众,来日以此激之便是!”
&esp;&esp;公孙恭脸色阴的滴水,冷冷的看了审配一眼,口吐了一个“好”字。
&esp;&esp;审配假做诚惶诚恐之态,心中却暗自冷笑,便是讽汝,汝又能如何?
&esp;&esp;翌日,公孙恭派审配与卑衍前去叫阵。
&esp;&esp;审配至城下,大喝道:“曹丕可在,请出答话!”
&esp;&esp;曹丕、于禁、司马懿共上城头,看着审配一脸笑意,不知做何应对。
&esp;&esp;曹丕唯恐军心有失,“大喝一声,曹丕在此,汝乃何人?”
&esp;&esp;审配大笑道:“吾,审配,特有一言以赠公子。”
&esp;&esp;曹丕皱着眉头,未待其回话,审配大喝一声,“曹丕,汝听好了!”chapter1(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