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世纪人不该相信地平说吗?!”
伊安受到意外的冲击,怔在原地。
这是他对神圣帝国这个后末日世界习以为常后犯下的错误。
如同典型后末日作品中,某些地区文明彻底崩溃退化到石器时代,而另一些区域却完整保留了古代知识,展出独特的“现代”文明。
德兰海姆帝国学院正是后者。
“我能证明地球是圆的!”
身着毛皮大衣的男子举手言。
从考究的装扮看,应是某位贵族子弟,他绝不会放过展示学识的机会。
“哦!请上台!”
教授欣然将学生召上讲台。
帝国学院的课程大多如此展开:教授先抛出问题,由相关领域的学生接手讲解。
若课程持续过久,教授便会悄然离场,改由他人主持。
这纯粹是为知识共享而存在的开放课堂。
随着表者展示古代黄金帝国学者记录的星轨图,论证了三点:
一、星座不规则运动无法用天穹移动论解释;
二、假设地球自转则完美契合星象变化;
三、故地球应为球体且持续旋转。
难以置信。
中世纪人居然在研究科学!他像观察珍稀动物般打量着对方。
“伊安,你真听懂那些理论?”贝伦卡叉腰嘟囔。
“说什么天穹移动完全莫名其妙,这样不会遭天谴吗?”
“贝伦卡,你是个标准的中世纪人。”
伊安见她反应,反而安心——这才对嘛!
研究星座却担心天罚,这才应该是中世纪人们真实的写照。
他忽然明白知识鸿沟的成因:非因信息总量庞大,而在于信息传播的不易。
这时代没有网络与智能手机,连书籍都需修士们逐字手抄,知识扩散度堪比龟爬。
因此的中世纪人终生与真理无缘,而的学者——尤其是身处“学院”前沿者——却掌握着越常识的智慧。
当留学生骄傲地结束演讲时,教授大笑揭穿市售地图的谎言:“世界边缘的悬崖根本是无稽之谈!”
学生们哄堂大笑,那些地图不过是制作者将未知区域粗暴标注为“地狱入口”的骗局。
“回到正题。”
教授突然用长杆轻敲地面,温和笑意中透出锐利目光,“能用这根木杆测算地球直径吗?”他特意补充道:“提示就在刚才那位同学的论证中。”
课堂顿时哀鸿遍野:
“地球圆的?”
“呜呜太难了”
“教授聪明我们是笨蛋。”
看着大学生们山怪级别的榆木脑袋,伊安不由泛起欣慰笑容——对嘛,这才像大学生!
“请允许我来计算。”
“很好!上来吧!”
伊安毫不犹豫地踏上讲台,开始在黑板上书写算式。
事实上,计算圆直径的公式基础能出现在初中算术课本里。
但那是在知识达且普及的现代。
在这个知识体系偏颇、数学展迟缓的中世纪,光是会算圆直径就足以被称为数学神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