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明默默地注视着柳儿转身离去的背影,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。他心里很清楚,柳儿恐怕永远都无法理解他所目睹的那个真相——这并非是因为她不够聪慧,而是因为她已经太过沉浸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中了。
次日清晨,天刚蒙蒙亮,李明便独自一人来到了天台。这里是他和柳儿偶尔会光顾的地方,他们会在这里一起抽烟、闲聊,一同欣赏美丽的日出。而今天,李明下定决心要更加直白地向柳儿分享他的那些独特体验。
柳儿来了,手里拿着两杯咖啡:"你看起来更糟了。真的需要休息。"
李明接过咖啡:"谢谢。我想告诉你一些事情。"
"如果是关于觉醒的,我可能真的要叫医生了。"柳儿开玩笑道,但看到李明严肃的表情,她收敛了笑容,"好吧,我认真听。"
李明深吸一口气:"真相就在那里,柳儿。它不需要追寻,因为它从未失落。它不是某种需要努力才能获得的东西,而是我们一直忽视的显而易见的事实。"
柳儿皱着眉头:"这听起来像是禅宗公案。"
"比那更简单。"李明说,"你不需要修炼或成长才能看到真相。你只需要停止相信那些明显的幻觉。"
"比如?"
"比如你的名字是柳儿,你的身份是公司职员,你的感情是真实的"李明停顿了一下,"所有这些标签和角色,都是梦境的一部分。"
柳儿沉默了很久,最后摇摇头:"我不明白。如果这一切都是梦,为什么我会感到痛苦?为什么会有快乐?为什么会有爱?"
"因为梦也可以很真实。"李明说,"但真相是,你不需要这些体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。你本身就是存在。"
柳儿盯着他看了很久,突然笑了:"你知道吗,这可能是我听过最美丽也最可怕的胡说八道。"她喝了一口咖啡,"所以,觉醒之后会怎样?变成石头?还是飘到云端?"
"你会继续生活。"李明说,"但带着不同的视角。不再那么认真对待梦境中的得失。"
柳儿站起身,伸展身体:"好吧,哲学家先生。今天天气不错,适合假装生活很美好。"她挥挥手,"我要回去扮演高效员工了。下次再聊你的梦境理论。"
李明看着她离开的背影,感到一种奇怪的混合情绪——既有解脱,也有失落。他知道柳儿永远不会理解他,就像惠特曼诗中写的那样:"同时在游戏之内与之外"。他站在游戏之外,看着柳儿在游戏内全情投入,既为她感到悲哀,又为她感到欣喜——因为她至少还在享受这场梦。
回到办公室,李明坐在电脑前,屏幕上闪烁着未读邮件提醒。他突然意识到,即使是这台电脑,这个办公室,这个城市,也都是梦境的一部分。但他依然会回复邮件,依然会参加会议,依然会扮演李明的角色。
因为这就是"同时在游戏之内与之外"的意义——观察而不评判,清醒而不逃避。
柳儿的生活像一条平稳流淌的河流,没有激流,也没有漩涡。她每天准时起床,喝一杯咖啡,在镜子前整理头,然后挤地铁去公司。她喜欢自己的工作,虽然偶尔抱怨加班,但从未想过辞职。她有一个稳定的男朋友,虽然感情平淡,但她觉得“这样挺好的”。
她会在下班后和朋友聚餐,会在周末看电影、逛街,会在睡前刷社交媒体,然后在固定的时间入睡。她的日子像一台精密的仪器,每一个齿轮都严丝合缝地运转着。
而李明站在一旁,像一个局外人,看着她一丝不苟地扮演着“柳儿”这个角色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李明坐在办公室的窗边,手里捧着一本《庄子》,但一个字也没看进去。他的思绪飘得很远——他想起惠特曼的诗,想起自己曾经的“沉睡”状态,想起他第一次“醒来”时的震撼。
那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清明,仿佛有人揭开了蒙在他眼睛上的纱布,让他看清了世界的本质:一切都是幻觉,一切都是梦境,但幻觉本身也是真实的。
可问题是——柳儿看不到。
她活得那么认真,那么投入,那么……幸福。
李明有时候会想,如果柳儿真的觉醒了,她会怎么样?她会不会崩溃?会不会像他当初一样,陷入漫长的迷茫?
或者……她会不会根本不在乎?
李明决定再试一次。
这天午休,他约柳儿去公司楼下的咖啡馆。柳儿一如既往地笑着答应了,甚至带了一本她最近在看的小说,说“边喝边看”。
李明看着她翻书的模样——专注、投入,像一个真正热爱阅读的人。
“柳儿。”他突然开口。
“嗯?”她头也不抬,手指划过书页。
“你有没有想过……我们可能都活在一场梦里?”
柳儿终于抬起头,眨了眨眼:“啊?你今天怎么又提这个?”
“我是认真的。”李明说,“你觉得‘柳儿’是谁?是你的名字?你的身份?还是……你?”
柳儿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:“李明,你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了?还是看了什么奇怪的哲学书?”
“我是说真的。”李明坚持,“你有没有想过,也许‘你’并不是你以为的‘你’?”
柳儿放下书,认真地看着他:“李明,我知道你最近在思考一些深刻的东西,但……你是不是有点走火入魔了?”
李明沉默了。
柳儿叹了口气,伸手揉了揉他的头:“好啦,别想太多。来,吃块蛋糕,甜食能让人开心。”
她递给他一块提拉米苏,笑容温暖而真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