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青豆小说>顽贼 > 第646章 悬金募死士(第2页)

第646章 悬金募死士(第2页)

但是对其他大部分藩王来说,他们一不能奔丧、二不能朝见,紫禁城、乾清宫和天下,就只是遥远又神秘的名词。

他们和皇上的交情甚至比不上刘承宗这个笔友,所以根本就不在乎龙椅之上,到底坐了个什么玩意儿。

没概念。

而在另一方面,大明有《宗藩条例》,藩府有藩府的规矩,他们捐资助饷自有程序,跟官员捐资助饷不是一回事。

藩王则不能把钱粮直接交给地方。

当藩国有助饷的意思,需要先报给当地主官,一般是巡抚,巡抚报给朝廷,皇上朱批一句:干得好!

然后皇上把旨下到户部,让他们准备好接收这笔钱粮。

巡抚收下这笔钱,差人运到京师、或者户部的本省分部。

这个程序叫优旨覆收,前俩字是皇帝的优待诏命,后俩字是命令户部收到钱回复。

这也是藩国助饷的常例。

当然,有时候没有优旨,就比如唐王去年一直在朝廷上因宗室换授吵架,表面上支持崇祯,但崇祯很不喜欢藩王对国家政策指手画脚。

所以去年唐王捐资助饷,崇祯就只给了表扬。

而直接拿钱粮出来,发给当地驻军作为军需,若是普通百姓、官绅,那大概率是没问题的,因为他们的父母官是知县,知县就能决定收钱粮、调配钱粮。

朝廷知道后不仅不会怪罪,还会赐下冠带荣身,给旌表立牌坊,以示表彰。

但藩府不能这样做,因为他们的父母官是皇上。

军队是国家的,不是朱家的;而国家是朱由检的,不是朱王爷的。

一样的事藩王来做,就不叫助饷了,叫悬金募死士。

你今天刘承宗来了就敢悬金募死士,明天刘承宗走了你该想干什么,崇祯都不敢想!

偏偏陈奇瑜的愿望,就是要让老秦王朱谊漶悬金募死士。

他不希望秦王把钱粮捐给官府,走程序。

因为陈奇瑜最清楚,钱到了官府,很难真正落在守城士兵手上。

这都不需要去考虑有没有钻进钱眼里的人,把别人捐来的钱贪墨掉。

单就说即便一切正常,陈奇瑜手上没钱没事,一旦有一笔钱,所有人都会盯上来——战争,在战争开始前就没有准备充足这一说。

城墙需要修缮,修缮完备了需要添置棚楼,棚楼有了又需要火炮,有了火炮还要有弹药,火炮够了还需要火枪火箭万人敌。

更别说还有各种小零碎物件儿,都需要钱。

没钱的时候,大家都能想法子,捐也行、要也行,甚至讹都行,硬生生动员百姓守城无偿出役都可以。

可一旦人们知道他手里有钱,不拿钱就说不过去了。

但偏偏这事是秦王根本不敢干的。

别说募死士了,他连给官兵提供餐食都不敢,只能让四子朱存极、五子朱存奇①来做。

能让俩小儿子给官军煮粥,就已经算老秦王明事理了。

毕竟秦王从小就没在外面生活过,生活方式、头脑思想都和正常人相差甚远。

老秦王心想你在这拿我逗闷子呢。

我们家世世代代,都为保住藩国绞尽脑汁,轮着我了,你让我自己去伸个尾巴,让别人揪?

我死就死了,就死在这,五个儿子跑出去一个,没犯错,皇上就得让他继承秦府藩王。

他告诉陈奇瑜:“白银三千两、米粮三千石,公文已由王府长吏写好,军门把它报给皇上,皇上朱批了优旨覆收,秦府立即转交钱粮,并将下一份白银三千两、米粮三千石的公文报给军门。”

陈奇瑜心说可去您妈的蛋吧!

这他妈西安府城被围得水泄不通,我倒是想跟皇上通信,那信也得送的出去啊!

能把信送出去,我自己就找皇上要了,还来找你?

亲王干这事它不一定是罪责,也不一定受惩罚。

事出有因。

但不论陈奇瑜怎么给秦王做工作,都没有,老头子都是油盐不进,一脸你爱咋咋地,反正我离投胎不远了,你说啥都没用。

其实老秦王把事情想得很清楚,胆小怕事可能是他做出决定的部分原因,但绝非全部原因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