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清晨,她爬到后屋顶楼,她想站在高处看看这个家,看看整个埠村。对面的低山坳里现出一栋栋厂房,一个个烟囱里飘出浓黑烟雾,天那边已是灰色,听赵书记说原铁冲村民已集体搬移到埠镇。
往西边看椭圆形稻田里已新建埠镇中小学校,学校附近又群建一栋栋白色大屋,即是因建厂房安置的铁冲村民。
椭圆形稻田仅剩中央,自埠村弃耕后已集体变卖,田地由政府承包集体整合种植,机械化统一收割。眼下时节,椭圆形稻田竟是一派灰色,且行人稀少,两岸无往来。
只有脚下这片天依然青蓝,四周绿色盎然。往后山望去,如今已成野岭。后山的树已高出屋顶,旁枝攀近墙壁,三面被绿色围住了。
她面对后山盘坐下来,犹如静坐深山秘境,眼睛顺着树枝延伸到幽林深处,感受野林里神秘瑟瑟,竟是一处绝境。
忽一群白鹭从她头顶飞过,时而两只拖尾鸟在头顶交织飞过,声音嘹亮婉转入耳,丛林里声音不绝,杜鹃噪鹃老画眉,鹧鸪斑鸠与竹鸡。
东边的太阳渐渐升起来,霞光透过来,在阳光的照耀下,郁郁葱葱枝叶随轻风摆动,如湖面水光潋滟的样子。
忽听见母亲喊,她下楼来到院里,新屋往外移几尺,没有围墙,视野开阔,推开门既是园景。她走到院里朝那棵枇杷树走去,如今已成大树。已是深冬,这棵枇杷树竟然开出淡黄色的花,密密麻麻落了一地。
她抚摸着树,总觉得这树要比人更让她感到柔软,它静默的待在角落,不妨害任何人,她抚着枇杷树不禁又发一回呆。这棵枇杷树自从独立后,没有围墙阻挡阳光,没有藤蔓纠缠,终于从淤泥中开出了花朵,这几年竟结果了,这像极此刻的本沫,她的气质如花般婉约柔软,从骨子里绽放出美,站在角落,不卑不亢。
当她回过神来,不知不觉枇杷花落了满头满身,她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将一片片枇杷花拾起来。
云秀看着问道:“你捡这些花做什么?”“捡起来晒干带回去。”云秀抿嘴笑着走开了。
一时她又走到西屋一角,原来的沼气池已填平漫了水泥围了高墙,高墙外即是山岭,如今是野山秘境,极目望去,绿林叠翠,密密层层遍满山坡,山坡里鸡鸭满地。
院内只留一棵老樟木树,砌了圆池围着,已是古木参天,高墙内外树枝相连,浓荫蔽日。微风时,天上风吹树叶索索响,地下风吹落叶团团旋,她迎着风光翩翩起舞,一时忘境,顿觉萧然尘外。
这时,凌老太从房里移出来,她知道规矩,凌老太收了钱就会把客气也收回去,她坐在高凳上看着本沫,皱纹嘴上冷酷的线条,脸上扬着虚假的皮笑。
云秀走出门廊尖声喊:“满女,吃面啊!”又气冲冲走到本沫背后细声念道:“你看他们两老,一个如羊扒草,一个如猫子扒着死尸,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,越老越饿,越看越恶,眼光和样子都极难看,这吃相看不完,极难看!呸!”
本沫一声不吭坐回桌上,眼睛却瞧着赵书记和凌老太,只见赵书记嘴一咧扒住一筷面,接着一筷一筷衔接不断往嘴里送,一海碗面已见底,‘羊扒草’式好不贴切。
赵书记这才歇嘴说道:“若是还有一海碗照旧吃完。”
赵本逵听这顽话,激刺道:“好哇,我就请你吃到饱,涨成蛤蟆!”说着把碗移到赵书记面前要夹给他。
赵书记忙拿手捂住,笑说:“够了!”
本沫看着也笑了,正拿筷吃面时,只见凌老太嘴里扒着面不吃却盯着她的碗里看,她忙夹面盖住露出的鸡蛋,突然赵本逵说:“娘老子待女儿是好,待儿媳就差了点。”
凌老太嘴角扯起冷意,本沫想不通,凌老太这一世都要完了,还做出这些难看的眼光和样子来干什么。
晚上,荣芝回来了,本沫看着父亲,精神面貌一点没变,发白的头发隔日既染,头上油亮,一身笔挺的黑大衣,程亮的皮靴。见了本沫和两个孩子,自己先欢呼着跳起来,一面呼喊云秀:“孩子多久才回家一次,好生做好每一餐饭,孩子带好。”
云秀应着,又问:“晚上在家吃饭吗?见你这样式又要出门,又去哪里收脚迹?”
“我不在家吃,我即刻走。”
云秀做完菜,赵书记和凌老太已上桌,赵本逵一双儿女也下楼吃饭,只见云秀仍像从前不吃饭,自己肩挑竹篮,脚踩胶鞋出门了,本沫叫住母亲:“咩,吃了饭再出去嘛。”“嗯,我刚打完针,吃饭还没到点,趁天黑我去把芋头收回来。”一面往园里冲去。
凌老太盯着两个孩子心里想着赵本逵和朱倪。只当本沫伸手夹菜她便假意怒盯着两个孩子,一面敲着碗喊道:“还有你爸妈还没回,不要如鸬鹚样,饭菜用抢。”本沫知道是说给她听,故不夹菜了。
这时,摩托车渐渐爬坡上来,凌老太移腿盛饭等着赵本逵上桌,直接把菜盖在他饭里,自己一粒米一粒米往嘴里送,吃饱饭,偏不下桌。赵本逵和朱倪像是冷战,两个都不说话,凌老太看着赵本逵,有一句没一句问,凌老太看着朱倪,有一句没一句陪笑。
忽屋外传来一阵脚步声,是云秀回来了。赵本逵包子口,饭一口闷,吃完离桌,朱倪也下桌了。
一时,云秀端着一碗白米饭,桌上的碗已成了菜渣汤羹,她零星眼看一遍,问本沫:“哎呀,没菜了,你吃什么?”说着拿起菜渣底汤要倒在本沫碗里,本沫早已吃不下,双手一捂,忙说:“我吃完了。”